筆者預期,內地房地產進入2014年,應該不會崩潰,但各城市分化似乎更加嚴重。一線城市範圍從中心區域向周邊城市擴散,更多三四線城市的債務危機搖搖欲墜,要靠債務展期和會計遊戲應付危機。政策可能以直接限制的方式抑制大城市房價上升,傾向於扶植中西部城市群,與三四線中小城市,以實現就地城鎮化。資料顯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正在草擬2014年重點監控房地產市場城市的名單,被列入名單的城市須從嚴執行限購限價等樓市調控政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明確在列。一線城市仍是房地產調控的重要區域,說明這些城市對於各地高淨值人群的吸引力不變。
內地最安全投資區域
在資產泡沫後期,市場總是會尋找最厚實的安全區,一線城市就是內地最安全的投資地。如果一線城市中心區域的房地產溢價下降,說明中國經濟與金融已經無法支撐。冰山從外層薄弱處融化,一線城市是中心最厚的地方。傳統的貧困地區、人口佔比較高的四線地區,由於開發商開發出工業化時代整齊劃一的樓盤,第一次有了五星級賓館,品質相比此前有較大提升。這些城市在初期會有投資跳升階段,但這是短期的、缺乏競爭的結果。當地方政府一鼓作氣引入更多的CBD,風險隨後而到。
資產泡沫處於後期的另一個徵兆是,愈來愈多開發商與投資者將資金、項目輸出到境外,這幾乎是本能的套保行動。內地最重要的投資品市場房地產所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無房產稅、無投資信息的時代即將過去,趁着人民幣大幅升值、資產仍在高位購入境外發達國家的資產,是經濟理性人的自然選擇,重要的開發商幾乎都在境外開疆拓土,觀乎2013年中國國民移民境外數目可見一斑。■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