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業界提議施政報告可以提出發展低價值的郊野公園地皮。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特首去年首份施政報告,列出多項樓市政策,主要涉及覓地建屋,以及如何開展多項長遠土地規劃等。埋單計數,過去一年雖然政治多紛擾,但樓市政策卻一直在推進,政府尤其重點放在增加發展密度,希望以「近水」去「救近火」,計算期內至少於10個地區修訂土地用途或放寬地積比率,公私營總單位數量涉及逾3.3萬伙,規模之大前所未見。
改劃綠地社區地 增地積比
翻查資料,政府去年至今於資助房屋上下了不少功夫,為滿足公屋需求卯足了勁,先後於啟德、荃灣、大埔、屯門、梅窩、葵芳、長沙灣等,建議提高地積比率,增加發展密度,又或直接將地皮由綠化或社區地轉做公營房屋發展。其中單計本月,大埔及屯門就合共有5幅地皮,由綠化或社區用地改劃住宅用途,發展公營房屋,額外增加5,400及2,800個單位。
粗略估計,上述7個地區,涉及的公營房屋單位就多達1.5萬個,相比原先可提供的單位至少多出2倍。除公營房屋外,私營房屋用地的密度放寬更加廣泛,亦有不少涉及改劃土地用途,總共涉及至少9個地區,分布在啟德、大埔、屯門、荃灣、南區、旺角、長沙灣、西貢、九肚山等,單位數目合共逾1.8萬伙,較原先可供單位更大增約4倍。
而一些短期可增加供應的項目,政府亦加緊步伐,如前鑽石山大磡村寮屋區、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前南丫島石礦場,以及安達臣道石礦場這4個不涉收地的發展項目,預計可供興建約1.76萬個單位。當中前鑽石山大磡村寮屋已區建議由公私營房屋,改為純公營房屋發展,合共提供約4,200伙公營房屋,比原定增加約1.66倍至2.72倍;安達臣道石礦場前期工程研究亦已去年12月申請撥款。
各項長遠土地規劃,去年在一片爭議聲中,亦取得進展,如開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署去年12月已刊憲,以進行兩個月公眾諮詢,計劃在今年第2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洪水橋新發展區第2階段諮詢已於去年完成,政府計劃於今年展開最後階段的諮詢,兩地所涉及的發展範圍。兩個發展區合共可提供逾12萬個單位。
新界東北起步 填海造地諮詢
而就維港以外填海選址盡快展開第2階段諮詢,冀提供2,000至3,000公頃土地,第2階段諮詢去年6月結束,收集到5萬多個意見。另外,沙田污水處理廠作住宅發展計劃,早前結束第2輪公眾諮詢,共獲60份意見書;政府更隨即啟動第2個岩洞發展計劃,深井污水處理廠搬遷會在今年第3季展開研究,料2016年完成。
至於啟德,早前政府已表明會全面增加啟德發展區內寫字樓及房屋供應。當局去年並已就當中部分用地修訂發展密度。政府亦就地下空間的發展潛力進行研究。就發展機場島的北商業區,機管局董事局去年底亦進行討論,將機場島北用地保留地下車廠,毋須搬遷地下車廠,並即時在用地上興建酒店,作為首階段商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