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布少明:炒風絕 辣招宜微調


放大圖片

■布少明認為,樓市辣招令交投量萎縮,影響經濟多個環節。梁悅琴 攝

新一份施政報告明日公布,備受辣招困擾的地產界人士預期,政府不會撤銷樓市辣招,但仍期望可以作出微調,如持物業3年可豁免交SSD稅的時限,可以由3年縮減至2 年或1年,SSD、BSD應用範疇亦可以作出修訂,香港永久居民應不受影響。 ■記者 梁悅琴

美聯物業(1200)董事及營運總監布少明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樓市辣招令交投量萎縮,二手業主因未能如一手盤提供大量優惠,700萬元以上物業按揭成數又收緊,令由400萬元換上700萬元的換樓鏈受到影響,二手樓業主賣樓套現能力減,影響換樓入市意慾,二手盤源供應減少,買家選擇少,樓價調整幅度低,上車更加困難,估計今年二手樓交投會再減少5%,料只有約4萬宗成交。

有助重啟換樓鏈振經濟

他指出,新政策不但未能幫到市民上車,不少地產相關行業如裝修、銀行按揭部、律師樓等生意大減,已現裁員,因此,他建議,政府應減低甚至取消SSD稅率,香港人持有的公司若已持有物業一段時間,應不受BSD稅限制,持物業3年可豁免的時限由3年縮減至2 年或1年。

他稱,目前炒風已絕跡,SSD稅率的意義已不大,由於不少香港家族都以公司名義持有物業,亦有香港公司用公司名義買樓予員工居住,因此,他認為,出招目的是為了限制境外人士買樓時,香港人應不受到影響才是合理。

美聯物業於施政報告前進行民意調查顯示,93%受訪市民表示如政府撤雙倍印花稅及放寬按揭成數,將提升其入市及換樓意欲。另有高達80%市民表示雙倍印花稅影響換樓計劃,相信因為「雙辣招」令業主換樓成本增加,令其放盤意慾下降,故此市場上二手供應減少,造成惡性循環。調查亦發現,49%受訪者表示如今年入市,仍首選二手物業,40%首選一手物業,而9%及2%會選擇居屋及公屋。

白居二扯高樓價反效果

至於次批白居二反應奇差,他認為,每年居屋成交只有4,000至5,000宗,如今政府每年批出5,000個白居二需求,即是令需求增加1倍,政府推出此政策時,正是樓市火熱時,他已預言,居屋價會上升,結果居屋價於短短2至3個月升30%,樓價上升了,自然影響細價樓市場,亦跟隨上升10%。由於市場預期今年樓市會向下調,居屋亦難免受影響,估計去年高位入市的居屋二客戶會受綁。

息口上升慢 入市仍留意

展望今年樓市,他相信,美國宣布退市,但減少買債的額度好小,料今年加息機會低,主要因為美國經濟縱然有改善,但無人會承受再加息影響經濟的責任,因此,即使加息亦會循序漸進,對香港而言,加半厘至1厘,對香港物業市道影響不大,要加2厘至3厘以上才會對樓市產生影響,他相信,美國要到2016年才會加息。至於資金流走問題,現時尚未出現,但香港仍然可以比美國提早加息,入市者的確要注意。

他指出,今年一手盤仍會主導大市,全年可供推售新盤料達1.9萬伙,成交量料約1.3萬伙,基於土地持續增加,未來1至2年樓市有不明朗因素,如加息等因素,樓價有下調壓力,相信今年各大發展商為求貨如輪轉,仍然會推出稅務等優惠,及以低於同區新盤及二手價推盤,以加快套現來投地。

相關新聞
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今年實現 (2014-01-14) (圖)
專家解讀:助粵港建全球金融中心 (2014-01-14)
港旅業盼擴內地出境遊 (2014-01-14) (圖)
橫琴打造先行先試示範區 (2014-01-14) (圖)
兩地合作加強空氣質素管理 (2014-01-14)
廣東改革重點任務簡表 (2014-01-14)
粵推權責清單 建陽光小政府 (2014-01-14) (圖)
專家解讀:兼顧程序效率 推進反腐倡廉 (2014-01-14)
健全民生制度 打破資源壟斷 (2014-01-14) (圖)
促進非公經濟 民企享「國民待遇」 (2014-01-14)
「負面清單」推全省 較滬更進一步 (2014-01-14)
Made in Hong Kong好值錢 (2014-01-14) (圖)
工總:用地不足成最大障礙 (2014-01-14) (圖)
工業物業租金年升1成 (2014-01-14) (圖)
業界就工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14)
空置連跌4年 工廈租售價跑贏 (2014-01-14)
過去5年私人分層工廠大廈落成量 (2014-01-14) (圖)
布少明:炒風絕 辣招宜微調 (2014-01-14) (圖)
美聯首季增300人 重兵拓一手 (2014-01-14) (圖)
今年宜投資細價豪宅新盤 (2014-01-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