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華富h重建及附近5幅土地發展公屋居屋,是未來港島區同類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及資深測量師 陳東岳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承諾市民「一定有得住」,以長遠房屋策略十年建47萬單位為目標,透過短中期的措施,包括提升某些地區的可發展密度,改劃GIC 及綠化地帶用地為住宅用途,放寬薄扶林區發展限制 (包括重建華富h) 以及引入仲裁機制去解決補地價的「死結」等,有估計未來十年有多達49萬個住宅單位應市,長策會的十年建屋目標將可以超標達成。
建屋達標關鍵在中短期措施
由於透過開發新界大嶼山以至新人工島等地作住宅發展需時頗長,屬長期範疇,長策會建屋目標以十年為期,能否達標關鍵在於中短期措施。新措施當中最快速而在政府較可控制範圍內的,應該是放寬密度及改劃用地。除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及九龍半島這些人口稠密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的准許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均會上調約兩成,新市鎮地積比平均由5倍增至6倍,每幅地在發展前均須經城規會審批。改劃用地方面,今年加推80幅用地,當中由GIC 轉成住宅用地的佔57幅,其餘以由綠化地帶轉作住宅用途為主,最矚目的是粉嶺皇后山,當局決定把13公頃土地用作建住宅,餘下發展私樓。
薄扶林區發展 釋放港島潛力
薄扶林區發展受制於港府當年一項行政限制,主要因為交通條件及斜坡等理由,發展該區土地被凍結/限制。今次決定局部放寬該區發展限制,主要是針對重建華富h及附近5幅土地建公營房屋包括公屋及居屋等。這些發展共可提供約20,000個單位,是未來港島區同類房屋供應的主要來源,有華富h居民要求重建後返回新h居住,相信在分批重建的情況下,或可作適當安排。由於港鐵發展到南區,附近地區交通大為改善,這是釋放發展潛力的其中一項先決條件,未悉港府會否同步放寬該區的私人發展。
有評論認為開發大嶼山及新人工島等屬長遠計劃,一來居民及環保人士未必支持,二來屬於遠水不能救近火,但筆者仍認同有必要在現階段作這些籌劃,愈遲籌劃,只會愈遲完成,長遠土地儲備對香港的重要性,無須多言。筆者對「東大嶼山都會」,這個面積達1,400至2,400公頃的新人工島很感興趣,因為透過跨海大橋等,這將把港島及大嶼山陸路上連結在一起,這將是下一世紀香港新希望所在,未來的基建投資將提供大量商機及就業崗位。
茤衁岌釧吨j 不宜操之過急
至於茤苤A由於爭議性大,特首表明須小心權衡發展牌管制的利弊。筆者指出,茤衧O低收入階層迫不得已的選擇,在公屋供應未達充足水平之前,不宜操之過急。
有年輕人慨嘆特首較強調發展公屋,珛L政策協助年輕人置業。對此,筆者認為年輕人無需失望,因為特首正茪O從新打造「房屋階梯」,香港從來置業都不容易,一般家庭都需經過十年八年儲蓄籌謀,住進公屋是第一步,有機會慢慢儲蓄首期,特首宣布增加居屋數量,就是讓綠表/白表人士可以以折讓地價的資助樓價,有較大機會置業「上車」,將來隨家庭需要及負擔能力所及再考慮樓換樓。■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