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振輝
上年12月底,中國工信部向包括京東和阿里巴巴子公司中國萬網在內的11家民企發放首批移動通訊轉售業務牌照。持有牌照的這些企業被視為虛擬運營商,可以通過租用三大電訊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網絡設施或產品,推出自家品牌的個性化增值服務(如短信、語音和流通數據等)。該次發牌也標誌着民營資本正式進入基礎電訊業,國有企業壟斷的局面被打破。筆者認為,民營資本進入可以激活電訊行業的活力,推動業務創新。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尤其是微信出現後,三大電訊商的傳統業務如短信、彩信和語音業務等受到極大衝擊。此外,手機應用程序的大幅使用,導致數據流量需求大增,使電訊商數據服務質量下降。因此,為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引入民營資本競爭
通訊行業及其他相關行業多有裨益。工信部規定,三大電訊商每家必須與最少兩個虛擬運營商合作,並給予網絡租賃優惠,租賃價格不得高於當地同類服務的最優惠價格。
價格戰難現 服務趨差異化
引入民營資本難免會令三大電訊商盈利受壓,因為短信、語音和數据服務等難免會出現降價現象,但不會出現價格戰。對於虛擬運營商而言,通過租用基礎運營商的網絡批量轉售服務賺取差價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利潤空間非常有限。虛擬運營商最有可能把移動通訊業務納入自身的產品體系,建立新的服務模式,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
首批獲牌企業中,以京東為例,其用戶已超過1.4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23-45歲,是內地最主要的手機消費群體。同時京東也是內地最大的手機網絡零售商,擁有完善的物流配送網絡。筆者預計,京東除了包裝自身品牌的語音和移動數據等服務之外,很可能會採取減免網絡流量費用的方式來刺激手機消費。相似的例子還有天音控股,作為內地最大的手機分銷商之一,旗下還擁有歐朋瀏覽器、塔讀解讀、九九樂遊手機遊戲等一系列產品。獲得牌照後,公司可能會通過減免流量等方式推廣歐朋瀏覽器,以犧牲數據流量費用來換取廣告和遊戲收入,提升公司品牌價值。
國外最成功的先例是維珍移動,公司通過將年輕用戶細分為體育、文藝等不同類型,剛投入市場就吸納大量用戶,目前用戶已達到1,500萬戶,是全球最大的虛擬運營商。內地市場龐大,加上政府扶持科網創新,完全有可能出現一間或多間、用戶達到甚至超過維珍移動的虛擬運營商。筆者認為,虛擬移動業務未必可以直接為企業帶來可觀利潤,但若結合企業其它業務,將會發揮巨大作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