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以廣州恒大為代表的內地職業足球受到稱讚。 新華社
在為李娜延長職業生涯巔峰而欣喜的同時,人們也會發出李娜之後的中國網球將會怎樣的疑問。在姚明看來,要依靠深化體育改革,建立符合運動項目規律和市場要求的體制機制,「把平台辦好了,一定會有更多優秀運動員冒出來。」
國足踏上改革「不歸路」
正是基於這種共識,1月21日召開的中國足協會員大會(足代會)格外令人關注,這不僅僅是中斷10年的1次換屆大會,更重要的是它釋放出的深化改革的信號。
蔡振華在就任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後的首次發言中,既有對廣州恒大為代表的職業足球的稱讚,也有對中國足球成績全面下滑的反思,更表達了踏上改革「不歸路」的「決心、信心和恒心」。
經驗與教訓、問題與矛盾,在新一屆足協大會上逐一觸及,得到深刻總結,大會並沒有提出世界盃出線的目標,但卻進一步明確了「管辦分離」的改革,重點強調了協會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實體化要取得較大進展;整合體育、教育和社會資源,加強校園足球和俱樂部梯隊建設......
體育改革必須要有系統性、連續性,持之以恒。關鍵體育價值研究院院長張慶說,如果沒有正確的改革方向,無論是李娜的成功,還是恒大的勝利,都不可能長久。
立足現實,着眼長遠,不僅體現在新一屆中國足協通過的各項決議上,也同樣體現在新一屆足協領導班子的配備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當選足協副主席,就令人關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進入足協高層,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早年便提出來的要求。但在從娃娃抓起的道路選擇上,30多年來曲折不斷。
走傳統專業體校的老路已被實踐證明沒有出路。被國際經驗證明有效的校園足球,目前已在全國49個國家級佈局城市、82個省級佈局城市的5千多所學校展開,成效初現。
打好基礎,凝聚信心,重新起航。中國足協副主席魏吉祥說,2014年的足協會員大會為中國足球創造了復甦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