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啟動全面深化改革。圖為山西太原民眾從「中國夢」系列公益廣告牌前經過。 資料圖片
兩會前夕 政策蹄疾步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去年11月12日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進程,至今已滿百日。在過去三個多月的時間內,中央、地方及有關部委等各層級全面組建「深改領導小組」並開始運轉,土地、金融、養老、財政等多領域專門改革小組亦在中央層面成立,至此,中國推進全面改革的領導組織架構基本成型,多項改革以「蹄疾而步穩」的方式向前深入推進,準備接受全國兩會民意代表們的檢閱。
作為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精神的重要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這一中央最高級別改革領導小組,於1月22日正式亮相並召開第一次會議。習近平總書記親任組長,李克強、劉雲山、張高麗三位政治局常委任副組長,成員包括中央多位重要領導和重要部門的負責人,並下設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及中央深改辦。外界猜測,6個專項小組組長級中央深改辦辦公室主任很可能由國家級領導人兼任。中央深改小組強大的陣容,具有足夠的政治資源和駕馭能力,凸顯中央改革的魄力和決心。
響應中央 深改小組紛亮相
與此同時,各地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亦紛紛跟進成立並亮相。根據公開報道統計,迄今除浙江、福建、寧夏和青海,其餘省區市均完成了深改領導小組的初步組建,公佈了領導成員、分組架構或決策機制等,組長均由各地黨委書記出任。不少地方還對外發佈地方版「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確定地方改革路線圖。不僅各省級層面,一些省會城市、地級市亦跟進設立深改領導小組。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環保部、國資委、銀監會、保監會、海關總署、民航總局、氣象局、水利部等部委和機構也相繼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另悉,中央還成立了土地、金融、養老、財政等多個領域的改革小組。外界分析,先行成立深改小組的部委多為改革緊迫的領域行業主管部門,隨着改革的深入,料有更多部委和機構設立新的深改小組或整合到現有改革小組中。 至此,在全面改革啟動百日之際,中國推進全面改革的領導組織架構基本成型。
排除雜音 集中研討動員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央七常委悉數出席,習近平、李克強作重要講話,31省區市、中央及國家機關「一把手」,軍隊主要領導參加。外界分析,如此高規格的集中研討,是中央貫徹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次總動員和集中培訓,旨在統一思想,排除雜音,督促落實。
全面改革啟動僅三月餘,一些領域的具體改革政策就已出台。去年11月30日,證監會啟動新股發行體制改革;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存款利率市場化再跨一步;從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服務業納入營改增試點;2014年2月15日起,國務院再取消和下放64項行政審批項目和18個子項;「單獨兩孩」、廢除勞教制度等改革亦頻傳各地落實消息......百日來中央一系列措施釋放出明確的改革信號,可視作未來大規模改革的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