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歐美經濟的復甦速度緩慢,但香港經濟保持穩健。昨日公布的新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特區政府在2013至14年度的財政盈餘高達120億元,遠高於原先預期的49億元綜合赤字,財政儲備預期到3月31日為7,459億元。政府消息人士說,盈餘遠超預期屬「審慎預測」絕非「計錯數」,主要由於政府收入修訂預算為4,478億元,較原來預算高出127億元,薪俸稅收入較預算高出40億元,而政府開支亦較原來預算低42億元。
去年加推土地 賣地達841億元
曾俊華在昨日公布的2014至15年度財政預算案指出,受環球經濟不穩,預計2013至14年度政府收取的利得稅,較原來預算減少115億元或8.8%,但薪俸稅收入較原來預算高出40億元或7.8%。由於政府去年按季加推多幅土地,增加供應回應需求,賣地收入較原來預算高出151億元或21.9%,達841億元;政府開支方面,預計修訂預算為4,358億元,較原來低42億元。
為此,政府2013至14年度最新政府收入修訂預算為4,478億元,較原來預算高出127億元或2.9%,並預期盈餘高達120億元,遠高於原先預期的49億元赤字,財政儲備為7,459億元。
內地帶動港經濟增長2.9%
曾俊華解釋,2013年環球經濟面對不少挑戰,但香港本地經濟保持穩健,全年增長2.9%,較2012年的1.5%有顯著進步,「歐美經濟的復甦速度緩慢,拖累香港外貿表現。輸往美國的貨物在2013年收縮4%,輸往歐盟的貨物全年微跌百分之一。但中國經濟表現堅韌,是區內的動力源頭,為香港經濟帶來支持。香港貨物出口超過一半輸往內地,增長較其他市場快。內地旅客佔所有旅客75%,有助穩定香港經濟,支持本地就業」。
曾俊華又指,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穩定,入口食品價格升幅亦大致溫和,「本地價格壓力較為顯著,私人房屋租金方面,2012年上升的滯後效應,使去年第三季的通脹稍為上升。不過,隨着新訂私人租金自去年初升幅收窄,通脹有所回落。2013年全年平均整體通脹率為4.3%;基本通脹率為4%,較2012年回落了0.7個百分點」。
曾俊華在預算案中指出,失業率全年平均在3.3%低位,有助支持本地消費市場,「去年財政預算案中推出的各項計劃,包括330億元的一次性反周期措施,對經濟增長有百分之一點三的提振作用,有助穩定經濟,保障就業」。
就有人質疑曾俊華再次「計錯數」,政府消息人士澄清,盈餘遠超預期屬「審慎預測」絕非「計錯數」,當中涉及的169億元落差,有42億為高估開支,其餘127億元為低估收入,主要是賣地收入較原來高出151億元,薪俸稅、博彩稅等收入亦較預期好,惟利得稅及印花稅收較預期少,故沒有出現部分會計師行推算約200億元至300億元盈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