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昌
克里米亞公投後,美歐紛放狠話,威脅要更嚴厲制裁俄羅斯,不過明眼人都清楚,西方國家所謂制裁根本是空有聲勢,俄國不會放在眼內。對俄總統普京而言,公投後下一步,是如何處理與烏克蘭及克里米亞的關係。
烏國爆發危機以來,無論美國總統奧巴馬抑或德國總理默克爾等歐盟領袖一直口硬,實際行動卻軟得很。他們固然不敢與俄開戰,即使是經濟制裁,也因雙邊經貿和天然氣而投鼠忌器。就連唯一有意實施的簽證和凍結資產,也不敢針對俄政府官員和能源企業高層。
普京今次果斷強勢,自然不會理會西方「隔靴搔癢式」制裁。以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G7)威脅要把俄國逐出八國集團(G8)、把原定在索契舉行的峰會移師倫敦,普京都毫不在乎,甚至豪言「不來就別來」,足見他面對西方政治壓力下的自信。
普京真正關注的,是如何回應克里米亞民眾的入俄訴求。假如他履行承諾納入克里米亞,便難免與他視為非法的烏臨時政府交涉。因為克里米亞的水電、天然氣等必需品短期內仍仰賴烏國供給,如何確保「生命線」不因脫烏而中斷,保障半島居民生活,是既複雜又昂貴的挑戰。但問題也不大,因為烏大部分地區若無俄天然氣供應,將變成「死城」,損失會更加慘重。
接納克里米亞入俄已無懸念,烏東部和南部會不會步克里米亞後塵,要看西方開出什麼條件。如果答應烏變成「政治軍事永久中立國」,東部和南部親俄地區及烏全境操俄語居民的利益等得到保護,並在各地區「高度自治」的邦聯基礎上重組新烏克蘭,那麼普京可能會坐到談判桌前。否則,烏克蘭作為一個完整國家的前景,則很難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