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歐洲早年發射探測器遠赴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示意圖。 資料圖片
仰望繁星,浩翰宇宙之中,人類是否孑然一身?科學家多年來致力尋求答案。著名天文學家、香港大學理學院院長郭新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雖然尚未找到外星生物,但發現愈來愈多和複雜的有機分子,它們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郭新估計在未來20至30年內,可隨時找到真正外星生物。
郭新指出,近10年來,科學家尋找外星生物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例如發射探測器遠赴火星,乃至土星的衛星「土衛六」(又稱泰坦);又例如在彗星和隕石中,發現各種有機分子,由於生命是由有機分子組合、逐漸演化而來,故這意味找到基本生命體的機會愈來愈大,科學界亦很樂觀。
近一兩年來,科學家通過開普勒太空望遠境,找到很多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中文大學物理系教授朱明中受訪時表示,系外行星能否孕育生命,除了星體大小要適當,還要視乎它們與主恆星的距離。太近或遠,行星會過熱或過冷。他指,科學界只能探測少數系外行星的大氣成分,因為要恆星的光線剛好穿過行星的大氣才可觀測,難度很高。
生命形式多樣 黑洞或有文明
除了宜居行星,科學家估計生物可在極端環境生存。香港大學物理系博士吳志勇受訪時表示,目前所知的生命都由碳元素組成,依賴水作為溶劑。至於有否其他形式,例如矽元素和非水溶劑,這理論可行,但現還未能證明。他指有人研究過,黑洞裡面可容納行星穩定運行,但如果黑洞內的行星有文明,外面無法探測,裡面的生物要跟外面溝通也恐怕不可能。
美研究所︰發現ET定公諸於世
尋找智慧生命看似遙不可及,但美國加州搜尋外星文明研究所(SETI)的專家未言放棄。研究所資深天文學家肖斯塔克早前接受《大眾機械》訪問時豪言,數碼電子產品及電腦技術正急速發展,讓研究員更快探測各星系,很可能在數十年內發現外星文明,屆時定會公諸於世,不怕引起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