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院欖球員苦練4年殺入港隊


放大圖片

■教院欖球隊在2012至2013年獲香港欖球總會頒發「年度最佳學院」。 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日前圓滿結束,令不少球迷瘋狂。原來教育學院亦有一批熱愛欖球的學生,他們組成的欖球隊近年不斷發展,在學界獲得不少獎項,這與其進行職業式訓練有莫大關係。教院欖球隊參照港隊模式進行訓練,男女隊員均要如電影《激戰》的男主角彭于晏般,揮動大麻繩和拉負近百磅的重物鍛煉肌力,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刻苦鍛煉下,有隊員花了4年時間,由零開始訓練,終於殺入港隊。

大專七欖奪亞 獲「傑出表現獎」

教院「校長嘉許禮計劃2013-2014」頒獎典禮今日舉行,校內欖球隊獲頒「傑出表現獎」。現時共有70多名隊員的教院欖球隊,近年在球場上表現活躍,除了在2012年至2013年獲香港欖球總會頒發年度最佳學院、年度最佳男子及女子隊教練等多個獎項,又在年初的大專七人欖球賽中,擊敗35支亞洲及本地大專院校,勇奪亞軍。

女將背拉雙層巴車胎練肌力

在驕人成績的背後,原來隊員一直接受「港隊式」的刻苦訓練。教院欖球隊女子隊隊長劉芷瑩表示,為鍛煉肌肉力量,隊員分成4人一組進行負重訓練,例如持續用手猛力揮動綁在龍門柱上的大麻繩;男女隊員分別拉動90磅和70磅的鐵餅,又要背拉雙層巴士的車胎。

據了解,由於訓練殊不簡單,每年招收50名新人後,總有球員流失。本身有參加田徑、跳遠和短跑的馬雅文初入教院,由「零」接觸欖球,至今4年終於成功被選中加入港隊,同時是教院非撞式欖球隊女子隊隊長。男子隊隊長吳文龍則表示,新生入隊,有九成人未接觸過欖球,曾有人捱不住而離隊,要有「收成」,需要時間浸淫和學習。

除了平日練習和比賽外,教院欖球隊近年亦積極推廣欖球,如應邀到中小學作示範課;又有隊員參與球證班,考獲球證資格後,在一些公開賽上擔任球證。至於欖球隊的大計,他們正密鑼緊鼓備戰今年的大專欖球賽,目標是蟬聯冠軍。

相關新聞
港大履新粵語講感言 馬斐森:行動證勝任 (2014-04-02) (圖)
教院欖球員苦練4年殺入港隊 (2014-04-02) (圖)
公大新免費學習網益市民 (2014-04-02) (圖)
幼園生辛苦過返工 每周「工時」...49.1小時 (2014-04-02)
嶺大生美報寫作賽奪亞 (2014-04-02) (圖)
港大訪巴西吸南美尖子 (2014-04-02)
義工逍遙遊:關愛長者,由我做起! (2014-04-02) (圖)
文憑試生受壓「暴走」 尖叫扯髮撕筆記 (2014-04-01) (圖)
中學生「學壓」明顯 56%認有困擾 (2014-04-01) (圖)
徐立之惜別港大 服務逾11載感自豪 (2014-04-01) (圖)
教院朴宰亨掌「比教」學會 (2014-04-01) (圖)
好書說不完:《追風箏的人》經歷人生高低跌宕 (2014-04-01) (圖)
中華書局《縴夫的腳步》 (2014-04-01) (圖)
徵稿啟事 (2014-04-01)
肌萎生中大讀Law 盼增資源助特殊生 (2014-03-31) (圖)
母熬夜陪讀 「笨鳥先飛」變尖子 (2014-03-31) (圖)
文杰感動母校:證付出有收穫 (2014-03-31) (圖)
視障生考試叻過常人 (2014-03-31)
科大18%「1st Hons」多教院近3倍 (2014-03-28) (圖)
2012/13年一級榮譽畢業人數 (2014-03-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