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股昨急跌367點, 失守23,000關口,國指更跌2.1%,創下2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中新社
多重利淡夾擊 恒指港美瀉逾570點 失守22500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人民銀行昨日突然大規模「收水」,內銀及內房股急跌;內地M2供應減速,加上擔心今日公布的內地首季經濟增長將不如預期,A股下挫近1.5%,拖累港股昨插水式下挫,大跌367點或1.6%, 失守23,000關口;國指更跌2.1%,創下2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至此,恒指、國指已將上周四「滬港通」累積的升幅全部蒸發掉。昨晚美股開市後由升轉跌,港股在外圍亦未止瀉,中段跌206點,失守22,500。
受昨日多重利淡影響,港股昨高開後反覆向下,上午尾段更一瀉到底,全無反彈之力,跌幅最多擴大至380點,全日收跌367點或1.6%,報22671點,失守23,000關口,更一舉跌穿10天線及100天線,全日成交640億元。國指收10,028點,跌2.1%或215點。恒指及國指全部跌穿上周四滬港通消息宣布前的水平。上周三恒指收22,843點,國指收報10,380點。
騰訊港交所外圍未止跌
晚上美股開市後先升後跌,道指中段跌85點,加上歐股亦下挫,帶動港股在外圍再跌206點,報22,465點。截至今凌晨00:53,匯控(0005)ADR報79.96港元,升0.14%;中移動(0941)ADR報71.85港元,跌0.83%;騰訊(0700)於OTC市場再跌12.29元或2.38%,報503.71港元;港交所OTC市場報140.39港元,再跌1.06%。
昨日即月期指跌418點至22,657點,低水14點,大市大幅縮水至640億元。港匯亦輕微轉弱,最新報7.7547,上周五則報7.7525。信誠證券投資部高級經理劉兆祥指出,復活節長假前夕,港股走勢通常偏軟,成交也趨淡靜。
「滬港通」概念股大回吐
至於大市跌穿滬港通宣布前的水平,他指,市場早前或對「滬港通」概念理解錯誤,若無新的資金注入市場,理論上大市不會因而上升,反而令境外及本港的資金流向內地,對港股反而不利。劉兆祥認為,滬港通效應有冷卻跡象,但中長線來說,若港交所回調至135至138元,可考慮趁機吸納。
受捧多日的港交所高位回吐,盤中最低曾見141.6元,全日仍跌5.27%,報141.9元,成交額達26.8億元,是最大成交股份。被熱炒的折讓的H股都有回吐,其中洛陽玻璃(1108)急跌15%。
內銀股受壓 汽車股捱沽
人行抽水1,720億人民幣,總量較上周同期大增近兩倍,加上3月底M2餘額同比增長只有12.1%,低於今年目標13%,內銀股全線受壓,民行(1988)大跌8.17%報7.98元,信行(0998)亦挫6.5%。另外,工行(1398)、建行(0939)、中行(3988)及農行(1288)分別跌1%、1.8%、1.4%及2%。
劉兆祥表示,人行抽水令市場憂慮內地將不會在短期內實行寬鬆政策,加上有傳內銀的優先股未必能於上半年推出,故料中資金融股短期仍偏軟。
其他板塊方面,有傳內地電訊商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的改革,會於今年6月實施,使營運商收入與利潤都下滑,中移動(941)就下跌近2%,中電信(0728)跌1.4%。內地汽車限購城市可能進一步擴大,比亞迪(1211)大跌7%,長汽(2333)跌5%、華晨(1114)與廣汽(2238)亦跌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