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俄特種戰隊隊員攜手解救「被劫商船」。 中新社
「紅藍軍」演習對抗 混合編隊練防空查證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報道,中俄「海上協作-2014」軍事演習昨日在東海預定海域全面展開,雙方參演部隊組成混合編隊,演練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聯合查證識別、聯合防空和聯合對海突擊等多個課目。據中新社報道, 昨晨,在吳淞軍港的聯合導演部大屏幕上,顯示着演練的實時畫面。千島湖艦扮演被劫持的商船,艦員扮演海盜。商船被劫持後失去動力,船員撤到安全艙等待解救。編隊派出中俄各10名特種戰隊隊員,乘小艇登上千島湖艦實施解救行動。
11時許,在演練「聯合解救被劫持船舶」中,雙方兩個特戰小組分別從鄭州艦、「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乘快艇突擊至「被劫持商船」上。特戰隊員們掩護前進,最終將10名海盜擊斃或擒獲。
通過音視頻掌握演練實況
當天的演練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課目,就是聯合查證識別。「這是三次中俄海上聯演中首次設置的課目。『查證識別』是實施海上防空的必要程序和行動,無論是艦艇防空還是區域防空,都需要首先查證和識別空中目標,而後才能採取適當防禦行動。演練這個課目,將有效提高兩國海軍海上方向防空作戰能力。」中方演習執行導演、海軍副參謀長段昭顯少將表示。
據新華社報道, 在聯合導演部,中方導調組組長王超說,「演習過程中,雙方協同很默契。根據海上實際,聯合導演部兩次臨時調整計劃,設置突發情況,雙方處置都很及時,過程也很順利。」王超說,「尤其在指揮信息系統的運用上比以往有了提高,聯合導演部和指揮部通過音視頻,能夠全程掌握海上演練情況和實時態勢。」
除了控制演習節奏,出情況進行導調,讓聯合指揮部的指揮員解難題外,聯合導演部的職責還包括指揮「藍軍」兵力與「紅軍」進行對抗。 「『藍軍』分佈比較廣,但他們能夠克服氣象條件制約,做到按時按計劃就位。」王超說。 至於紅藍雙方演習攻擊的結果,還要等雙方要素報上來後才能綜合判定。
俄副指揮員:信任提高
在中俄海軍舉行的三次海上聯演中,段昭顯都是擔任中方演習執行導演,對聯演的相關情況瞭如指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用「高度聯合、貼近實戰、配合默契」來概括此次聯演。
俄方聯合指揮部副指揮員辛科上校曾參加過中俄「海上協作-2013」軍演,他認為,通過每一次的聯演,雙方的合作與信任都會進一步提高,這表現在相互協商的時間越來越少,在海上的行動越來越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