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約100名香港大專學生將參與「2014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進行為期8天的傳媒交流和國情培訓。大會本周日舉行出發授旗禮。 潘達文 攝
蔡冠深林光如方玉信李薊貽謝凌潔貞王樹成等主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年輕學子要認識祖國,親身踏足內地考察及體驗,是全面及更深入地了解國情的最佳方法。由香港《文匯報》及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承辦的「2014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本周日舉行出發授旗禮。近100名香港大專學生將於本月8日出發前往北京,進行為期8天的傳媒交流和國情培訓。一班「未來之星」整裝待發,準備走進北京重點傳媒機構、大學、國家級部門、解放軍軍營等,從多角度了解國家發展。
來自香港多所大專院校約100名學生,在剛過去的周日齊集香港《文匯報》禮堂,出席「2014未來之星─香港傳媒專業大學生國情課程班」活動出發禮暨簡介會。大會邀得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副主任,新華集團主席兼未來之星基金會榮譽主席蔡冠深,全國政協委員林光如,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海軍參謀長方玉信大校,中聯辦青年工作部副部長李薊貽,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信和集團中國業務總經理黃若紅,旭日集團行政總監梁樹森,九龍倉集團社會事務經理林家誼等主禮。香港《文匯報》社長王樹成、香港《文匯報》董事總經理兼未來之星同學會主席歐陽曉晴等均有出席,陣容鼎盛。
參訪國務院新聞辦軍營
未來之星國情班學生在訪京期間,將獲安排到中國傳媒大學上課,內容涵蓋國家政治制度、兩地司法制度比較及內地傳媒改革開放等,並會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浪等媒體機構參訪,實地了解內地傳媒運作。學生亦會參訪外交部、國務院新聞辦及解放軍軍營等,及與當地大學生交流,行程充實豐富。
歐陽曉晴籲青年歸零學習
歐陽曉晴在出發禮上致辭時指,未來之星國情班是一個立意高遠的青年活動,相信將為同學帶來一趟不平凡的經歷。他認為同學在旅程中,應勇於將熟悉的東西放下,從零開始學習更多,「人在青年時,最關鍵的是能夠在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時打磨好自己,才有可能在未來攀得更高。」
歐陽曉晴又引用美國作家傑克.凱魯亞克「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的一席話,鼓勵在場的大專學生。他寄語一眾未來之星,每天應滿懷希望,抱着隨時啟程的心態迎接第二天曙光的到來,朝夢想出發及奮鬥,避免因為年少時的迷茫,耽誤了青春年華。
中大生:親身體驗促交流
即將參與國情班的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二年級生鄭梓茵表示,希望透過是次活動深入認識內地社會現況、政制與經濟發展。立志成為記者的鄭梓茵認為,活動對其專業發展大有幫助,既可了解內地媒體的工作狀況,更可與北京當地的傳媒人交流學習,相信有助她日後到內地採訪。
新學年將升讀中文大學人類學三年級的莫明嘉則指,自己在香港土生土長,從未踏足內地,對於活動將帶領他衝出香港、認識內地,坦言:「好興奮!期待快點出發!」他認為,香港年輕學子要全面認識祖國,包括文化、歷史、社會等領域,便須親身到內地體驗及摸索、與當地大學生交流,以促進兩地交流。
嶺大生:經歷助將來教學
嶺南大學文學院一年級生吳嘉琪表示,對內地的認識主要來自書本與媒體的報道,一直渴望到訪首都北京,「非常期待到外交部、國務院新聞辦等國家級部門參觀,與新聞發言人員交談,這些機會很難得。」立志成為中文教師的她希望是次經歷,可深化對內地社會及媒體運作的認識,他日可助學生了解國家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