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主任唐庚堯(左二)指,「學徒訓練未做好、不應談輸入外勞」。楊曉霞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楊曉霞)工聯會昨日跟教育局和勞工及福利局在政府總部就學徒訓練和職業教育推行的問題進行會議。針對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政府曾表示會支持系統的學徒訓練及提供就業支援,尤其是為本地年輕人提供幫助。但工聯會認為政府在未做好學徒訓練的情況下,不應加快引入外勞,違背本地工人就業優先的原則。相關人員亦指現時的學徒計劃種類混亂,出現資源消耗的問題,需特別關注。
唐庚堯:先導計劃工資太低
政府早前為推動職業教育而公布的「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先導計劃)也受到批評。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主任唐庚堯指計劃當中的就業工資低於10,500元,對於從事高危工作的工人來說吸引力太低;相反,建造業議會提供的「強化建造業人力訓練計劃」則能保證僱員拿到高達15,000的薪資。
同時,「先導計劃」提供的30,800元培訓津貼十分吸引,導致一些有興趣成為技術專才的年輕人放棄「即時入行的學徒訓練」而轉向一年基礎訓練期的「先導計劃」,只為賺盡津貼,令技術專才短缺的現狀得不到預期的改善。
勞福局在今年3月底批示的一份「26個建造業工種的人力培訓清單」裡面有6工種是在2009年至2013年間未有提供任何培訓課程的,包括自動梯技工、升降機技工、消防機械裝配工、消防電氣裝配工及空調制冷設備技工等。工聯會擔心政府會趁此缺口輸入外來工人。
另外,目前由不同政府部門運作的相關職業培訓計劃名目繁多,包括學徒計劃、現代學徒計劃、美容及美髮業見習訓練計劃等,難免出現內部資源重複、消耗的問題。工聯會亦強烈建議政府把這些計劃整合為一,成立一套系統的運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