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程燕帶領香港貴州聯誼會青年部成員到訪瑞安集團。
翻開香港貴州聯誼會最新一期會訊《甲秀》,活動精彩紛呈,最讓程燕自豪的是青年部成立5周年活動,會員人數由最初70人發展至逾300人,自己更由「程姐」升為「程媽」。「孩子發自內心愛這個會,現在會務活動大多由年輕人策劃。看到他們成長、成熟,有說不出的開心。」
程燕現任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但因會長長居美國,會務基本上由她打理。她說,聯誼會這個大家庭,凝聚全部貴州政協委員、旅港鄉親和投資貴州的人士,「我們會員平均年齡50歲以下,令好多會非常羨慕!」
近年該會更吸納由貴州來港上大學的學生。她說:「這些孩子,小小年紀隻身來港,難免思鄉。在適應期,若有同鄉可及時為他們解決日常生活所需,會令人有他鄉遇親人的感覺,這點很重要。」
開「迎生會」 談來港生活秘笈
程燕憶述,一次青年部聚會,一個小男生說特別想家,問他最想甚麼,他答道:「想吃『老干媽』(貴州特產辣醬)。」細心的程燕記在心頭,如今每年高考一放榜,她就有一份貴州考取香港專上學院的學生名單,安排青年部青委專程赴貴州開「迎生會」,以過來人身份,傳授來港生活學習秘笈,小到帶上「老干媽」等食品亦會提點,更重要是告訴學生,貴州聯誼會是他們在香港可靠的家。
青年欲棄書從商 及時勸止
程燕笑言:「5年來,跟這班年輕人結下深厚友情,經常玩在一起,他們甚麼事都願意跟我說,有時會突然打給我,說要上我公司傾心事。」「有天,一個19歲男孩告訴我,他不想唸書了,想去做生意。」我問他憑甚麼做生意,他說:「我好易埋堆,大家都認我做老大,有一幫人跟着我。」我跟他說:「出來打仗,要有兵加兵器,你現在有兵但沒兵器,怎麼出去打?讀書才可為你裝備兵器。」結果他聽明白了,打消了不唸書的念頭。有時候,年輕人遇事,需要有人指路。
資助新來港生升大 全期20萬
「這些小孩好有心,他們會主動約我一起爬山、吃飯。」程燕知道,這些年輕人過半都願意留港工作,故她會通過自己的人際網絡安排他們參訪大機構,為他們找工作機會。2013年,應屆20多位學生,有5位由她牽線,成功入職瑞安集團、科大等大機構。
對新來港人士遇到的困難,程燕感同身受:「我也曾是新來港人士,也遇過困境,能幫到一個新來港人士,實際上就幫到一個家庭。」身兼香港新來港人士服務基金董事,去年她開始資助一名新來港學生完成大學課程,全期20萬元,但條件是受助生需到基金屬下補習社,免費為學生補習,並定期與她會面。她認為,以這種方式助人,能向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
近年,貴州省政府每年派千名公務員來港學習考察,程燕則以商人身份應邀授課。她的豐富實戰經驗,對香港及貴州社會民生問題的獨到見地,別具一格的授課風格,大受學員歡迎,互動環節特別踴躍,現已成為每年授課導師。
身為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的事,她事事上身。上個月來港演出的貴陽交響樂團,臨近演出一周,售票情況頗不理想。樂團透過網站找到程燕,雖然素未謀面,但希望她助解燃眉之急。程燕二話不說,短短四五天發動600人捧場。該團演出後,不停感謝聯誼會,程燕笑說:「原先是因為熱愛貴州而來,但看過演奏,才知是國家級水準,意外收穫,太值得了。」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解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