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捧起罍蓋,放置入罍身之上。右為湖南省省長杜家毫,左為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 記者董曉楠 攝
國寶身首分離九十載 完璧歸湘
上世紀20年代初,一件鑄造於三千年前商周時期的青銅重器--皿方罍(普通話音「雷」)在湖南桃源出土,這是迄今為止出土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在那個動亂年代,皿方罍出土不久即身首分離,罍蓋留在湖南,藏於湖南省博物館,而罍身顛沛流離,流失海外約90年。昨晚,皿方罍器身與器蓋在長沙成功合體。當地電視台向全球直播合體儀式,海內外觀眾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錦屏、
董曉楠 湖南報道
今年3月,在獲悉國寶皿方罍器身將在美國紐約佳士得參與拍賣的消息後,湖南各界迅速行動。經過長時間的斡旋交涉,湖南最終與賣家及拍賣行達成協議,以大大低於拍賣價格成功完成洽購。6月21日,皿方罍器身抵達位於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長沙海關監管倉庫,國寶完璧歸湘。
昨日晚上七時半,湖南衛視隆重舉辦「完罍歸湘,合體慶典」並向全球直播,海內外觀眾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當晚8時30分,在嚴密的護衛之下,皿方罍真身現身湖南衛視演播舞台,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湖南省省長杜家毫和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共同捧起罍蓋,放置入罍身之上,這一件分離百年的國寶重器終於團圓合體。
出土迅即各散東西
護送皿方罍器身回到家鄉,青銅器研究專家、原湖南省博物館館長熊傳薪心緒未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激動地表示,「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有生之年能見到罍身歸國,身蓋合一。」
年近八旬的熊傳薪告訴記者,皿方罍蓋是在1952年4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轉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後由其於1956年移交給當時新成立的湖南省博物館。
當時,皿方罍蓋的故事並不為人知曉。直到十年後,時任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青銅器研究專家高至喜,發現一份收藏過該罍蓋的國民黨軍官周磐的「交代材料」,方罍蓋的傳奇身世方大白天下。
據周磐「交代」,1922年前後,因暴雨沖刷,皿方罍在湖南桃源縣漆家河被村民艾清宴發現,因不了解皿方罍的價值,被丟在家裡當作盛雜物的容器。但漆家河發現「寶物」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1924年,湖北古董商石瑜璋聞訊來到艾清宴家,表示願意出400塊銀元將皿方罍買下。見古董商人出價不菲,時在當地湧泉寺新民學校讀書的艾家大兒子心生疑雲,就取下蓋子來到學校,向校長鍾逢雨請教。
鍾逢雨校長一看器蓋的造型和紋飾,覺得這絕非一般古物,當即拿出800塊銀元購買此器,艾家兒子歡呼雀躍,決定拿來器身一起賣給鍾校長。殊不知古董商人見艾家兒子拿走罍蓋久去不回,情知有變,趕緊強買強賣,丟下400銀元後抱起罍身溜之大吉。
自此之後,「方罍之王」身首分離,罍身在全世界輾轉流離近百年。幸運地是,罍蓋由鍾逢雨校長購得,後轉給當年駐軍桃源漆家河的國民黨軍團團長周磐,終於留在了祖國。
軍官獻寶「立功贖罪」
國民黨兵敗大陸之後,1950年周磐在昆明被俘。1952年,周磐向政府寫了一份「交代材料」,主動交代了皿方罍出土和流轉離散的詳細經過,並獻出方罍蓋,以期「立功贖罪」。據了解,周磐的交代材料至今仍留在湖南省博物館。
據稱,皿方罍全稱「皿天全方罍」,但只有合體之後方能以此榮耀的全稱稱呼。自從昨晚8時30分起,「皿天全方罍」終於重現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