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同學:白皮書座談能更好理解「一國兩制」。
回歸17年來,國務院新聞辦首發《「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白皮書》,全面總結「一國兩制」成就,並闡明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多名青年出席昨日「白皮書學生專場座談」時表示,白皮書有助補充「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模糊認識,特別是中央對港的分權及授權,並有助分辨連月來的政改爭議,包括基本法早已規定行政長官須「愛國愛港」,及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等。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陳同學在會後指出,白皮書座談讓他更好理解「一國兩制」及香港發展,特別是在昨日的主講嘉賓、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清晰講解基本法條文及香港回歸歷史後,令他明白香港回歸17年來基本法的落實。「一國兩制」無可否認取得成就,比如香港資本主義的順利落實等。
來港攻讀碩士學位的黃同學表示,中央領導人推行「一國兩制」政策方針,當然有其治理國家道理,但未必所有香港人都明白,正如於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亦有不一樣看法,「我以前在內地讀書,感覺『一國兩制』是特別好的方針,但來港後發現,香港各界未必認同是好的方針。白皮書有助港人理解『一國兩制』,我個人最關注香港普選問題。」
「補充了模糊地方」
就讀大學的陳同學認為,外界不斷批評白皮書影響香港的獨立司法權,甚至干預法官判決,但原來「愛國愛港」於基本法早有規定,其他國家亦有「愛國」的基本要求,「事實上,我對『一國兩制』定義不太清楚,特別是分權及授權問題模糊,白皮書正補充了模糊地方」。
另一位陳同學直言:「白皮書是具參考性,令人明白中央眼中的『一國兩制』。但正如梁愛詩形容白皮書不是法律文件。我相信白皮書不會與『一國兩制』有衝突。」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香港學生活動委員會主席龍子明會後亦形容,國務院新聞辦好早以前已經籌備白皮書,重申國家對香港大政方針,並非任何新事物,事實上,基本法早已訂明對港全面管治權,深信白皮書有助青年更好理解「一國兩制」的落實。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