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市政府宣佈率先在自貿區實施「辦稅一網通」10項創新稅收措施。章蘿蘭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上海自貿區近期密集推出新政,涉及金融改革、負面清單等諸多方面,更劍指頗受矚目的稅收制度改革。為順應現代稅收制度的發展,上海市政府昨日宣佈,即日起將率先在自貿區實施「辦稅一網通」10項創新稅收措施。據稱,多項制度都是全國首創,其中「網上自動賦碼」,更是對傳統稅務登記方式的歷史性突破。措施未來有望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
由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稅收服務的通知》,包含「網上自動賦碼」、「網上發票應用」、「網上區域通辦」、「網上自主辦稅」、「網上審批備案」、「網上資格認定」、「網上非貿管理」、「網上按季申報」、「網上信用評價」,以及「網上服務體驗」等10項創新措施,簡稱為「辦稅一網通」。
網上管理非貿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網上非貿管理」是為自貿區金改度身定製,對在銀行等托管方設立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投資等綜合業務的非居民企業,上海自貿區將實行托管方提供納稅人基本信息,由托管方主管稅務機關集中提供相關網上涉稅服務,此舉旨在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
上海市國家稅務局、上海市地方稅務局局長過劍飛指出,這是國家稅務總局支持自貿區建設的重大舉措,亦是自貿區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稅收服務創新的便民之舉,有利於推動稅收制度層面的創新突破和持續改進。
降門檻方便投資
過劍飛認為,自貿區制度創新的重要特點是放開市場准入與投資貿易便利化,故10項創新稅收措施亦圍繞兩大特點來制定。他以「網上自動賦碼」為例,指為全國首創的稅務登記「免審核」,納稅人無需先行到稅務機關申請登記,是對傳統稅務登記方式的歷史性突破。
他並透露,在措施制定過程中,方案數易其稿,最終國家稅務總局選定了「含金量」高,更可以在全國複製、推廣的新措施,既考慮了短期內自貿區試點的實效性,亦考慮到長期全國範圍內推廣的可行性。
未涉及境外稅制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自貿試驗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表示,上海自貿區稅務分局已於今年年初正式成立,推進稅務徵管一體化運作,此外自貿區還先後推出了「涉稅審批流程再造」、「下方涉稅審批權限」等改革措施,並建立了納稅人「黑名單」制度等風險控制、誠信考核體系,為今次探索推進稅務監管服務制度創新做好了前期準備。
對於昨日出台的10項新政中未涉及備受關注的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的相關稅收制度,戴海波透露,相關稅改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當中,並將爭取年底前有初步結果。但因為內容複雜,預計還將區分不同業務,提出不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