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般人認為,冬季才需要進補,夏季時,人本身就沒有食慾,怎麼可能進補呢?這主要是對進補的概念理解還不夠全面。其實,人體在夏季的營養需要不比冬天少,原因是人們出汗多,耗損掉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如果不即時補充會發生體液失調,代謝紊亂。另外,中醫有「補在三伏」之說。7月下旬屬初伏,8月上旬屬中伏,8月中旬屬末伏。「三伏」是一年中炎熱最甚的時候,暑氣蒸騰,酷熱灼身。人體為了維持陰陽平衡,就必然會靠大量出汗來散熱解暑。而暑邪很容易傷津耗氣,出汗過多,氣隨精脫,而成氣津兩虛。這些情況都需要即時進補。但夏季氣候炎熱,暑濕較重,容易傷人氣陰,所以宜清補。適合多飲養心利濕、消暑祛濕的湯。保健中藥宜選用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的藥物。夏季進補有以下四大原則:第一是宜清淡可口,避免用黏膩礙胃、難以消化的滋補品;第二是要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第三是要注意清心消暑解毒;第四是要清熱利濕、生津止渴,以平衡體液的消耗。
夏日湯療方:
1. 茶樹菇猴頭菇無花果雞湯
配方:豬骨,雞,瘦豬肉,胡蘿蔔,茶樹菇,無花果,蜜棗,生薏米,猴頭菇,山藥,熟薏米,紅棗,陳皮。
功效:健脾祛濕,益胃補虛。猴頭菇、茶樹菇具有提升免疫力及改善脾胃虛弱狀態的功效。此湯最能健脾養胃,非常適合夏天調理脾胃飲用。
2.冬瓜荷葉瘦肉湯
配方:冬瓜1000克,生薏米100克,芡實50克,荷葉2塊,瘦豬肉500克。
製法:用水6碗以慢火煲1小時,以鹽調味即成。
功效:夏日炎炎,加上雨水多而潮濕,使人易招暑濕;毒熱炙盛,也會造成煩渴和腸胃不適。冬瓜及荷葉有清散暑熱之效,生薏米和芡實則可健脾利尿祛濕,非常適合在炎炎夏日作為湯水的主要材料。
--摘自党毅、陳虎彪《湯療-湯的健康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