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 界:憂「佔中」分化市民 損社會和諧


放大圖片

■大聯盟昨早與一眾義工「入村下海」,先後造訪大埔三門仔、大美督村及龍尾村,呼籲漁民及村民簽名,幫助香港沉默的大多數發聲。劉國權 攝

■33歲任職建築工程的馮先生表示, 「佔中」行為影響香港社會秩序,不僅對香港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而且分化了市民,令各方面的衝突加劇,破壞社會和諧。 他又認為,立法會議會「太暴力」,無論有什麼問題,也應和平理性地表達意見,而不是以激進手法抗爭。

他坦言,擔心小朋友受影響,因此平日盡量會避免讓小朋友接觸相關的媒體報道。 馮先生又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受人影響,人云亦云。 對於普選,他希望香港未來能夠實現普選,但是必須根據基本法的內容,在不違反基本法下進行。

狠批「佔中」者乃港「恥辱」

■70歲的商人袁先生,批評「佔中」人士是香港的「恥辱」,令香港變得亂糟糟,而且對香港的國際形象、經濟及社會民生方面也有負面影響。 對於不少時下年輕人參與「佔中」的活動,他認為年輕人無知,而且有「所謂的知識分子灌輸他們自己的政治慾望予年輕人,並藉此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坦言現在不少年輕人誤入歧途,只顧發白日夢,被人利用做不切實際的事,擔心對青年人的未來有很大的影響。

袁先生又指出,他對立法會的混亂情況「無話可說」,「反對派議員為了出位,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不惜作出無恥的行為,他指他身邊的人都不贊同那些暴力行為。對於有立法會議員收受黎智英捐獻「黑金」一事,袁先生說他們「肯定有收錢」,而且事件對香港的議會和議員的形象也有一定的影響。他更指「公職人員行為不檢點,會醜化香港在國際間的形象」,也令市民對議會及議員失去信心。

實現普選應按基本法辦事

■年約71歲的富婆婆,居住在大美督龍尾村,退休前是一名教師,為了表達反對「佔中」的心聲,她更與丈夫王先生一同簽名。富婆婆表示「香港在中國的領導下非常好」,因「香港畢竟是中國的領土」,所以香港即使希望實現普選,也應該聽從中央的意思,以及要確保普選根據基本法的框架進行。

對於「佔中」的行動,她認為中環是香港最繁榮的地方,亦是香港的命脈,「佔中」行動會令到香港的經濟和社會受到影響,呼籲市民不要隨便作出過激及不理性的行為。她亦認為「年輕人對中央不太理解」,因此產生誤解,「中央對『佔中』行動作出干預是很正常的事。」

循序漸進普選 非一步登天

■陳先生表示,他本身亦希望有普選的出現,但認為必須在基本法框架下循序漸進地實行,而非一步登天,激進的「佔中」行為更是不應該,「這只會搞亂香港社會」。

他又批評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早前在議會內擲玻璃杯,完全是「教壞細路」的行為,「議員應該作為一個榜樣,而非做出影響下一代的行為。」

斥「不三不四」 應「有傾有講」

■82歲的黃伯伯是大美督村的居民,也是客家人。他表示,香港社會「一直都很好」,「佔中」行動「不三不四」,對香港實現普選的進程沒有很大幫助。他認為即使有任何問題,各方也應該「有傾有講」,而且「香港人是中國的同胞」,因此中央不會害香港。

他表示,現在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遊行、示威活動,他怒稱:「真係睇到都煩!」另外他又認為,支持「佔中」人士的行為太激進,對年輕人有很壞的影響。

恐搞亂經濟 阻政府運作

■吳先生認為,「佔中」會搞亂市場及香港經濟,更會影響政府運作,「九唔搭八」。他又批評反對派經常反中亂港,「香港曾經歷經濟低谷,若非中央政府支持,大力推動個人遊,哪會有今日的香港?」

他又強烈譴責鼓吹「佔中」者知法犯法,同時又批評立法會內的暴力文化。吳先生認為,要表達訴求有許多方式,例如透過遊行已能好好表達個人意見。

相關新聞
簽名好快破百萬 9天收逾93萬張 大聯盟今晤林鄭表民意 (圖)
高永文又一村街站簽名 (圖)
梁團隊簽名 工聯會力挺 (圖)
高達斌望人數破200萬 (圖)
獅子山下反「佔中」 風雨同行 (圖)
港 島:睹「港獨」舞旗 感憤慨即簽名
九 龍:壹傳媒員工:「佔中」「民不聊生」 (圖)
新 界:憂「佔中」分化市民 損社會和諧 (圖)
聯盟入村下海籲反「佔中」 (圖)
周融:從未擁有英護照 (圖)
「港獨」組織成員搗亂街站辱義工
周浩鼎:先搞好框架讓中央放心
鵝頸橋打小人 (圖)
劉兆佳:「公提」「佔中」兩激合體「犯眾憎」 (圖)
指「佔中」壓縮反對派活動空間 (圖)
白皮書發表意義「非比尋常」 (圖)
主流民意撐政改「袋住先」
新書盼各界從港史研民主路 (圖)
李卓人收錢煽仇富仇商禍港 (圖)
工運「雙重標準」 英美企業「放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