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是自由貿易社會,勞資關係向來良好,但作為職工盟秘書長的李卓人,卻經常以保障工人福祉作為反對派攻擊特區政府和商界企業的幌子。有熟悉處理勞資糾紛的工會代表踢爆,李卓人搞工運時,經常選擇性地針對中資機構,對英美企業卻分外「手軟」,又批評他肆意利用工人飯碗累積政治本錢,一味把工潮政治化,無心談判,煽動仇富仇商情緒,加深勞資裂痕,目的是與反對派聯手一起打擊政府管治威信。
工運「社運化」 亂開天殺價
該工會代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踢爆李卓人搞工運「雙重標準」。對所謂「紅頂商人」咬得狠,對英美企業就「做場戲」,「食咗人嘢,收咗人錢,手都自然軟點。佢對中國建築、中國海外、港珠澳大橋、長江等企業絕不留手,大大力咬。如果工程出現事故,佢爭取恩恤金時叫價都特別高。」
該工會代表批評,工會發動工潮最重要是表達訴求,以和為貴,達成雙贏方案。但李卓人卻把工運「社運化」,胡亂開天殺價。他以2013年3月職工盟發起的激進碼頭工潮為例,當時勞資關係僵持40多日,佔據碼頭,堵塞中環要道,但最終工人只能接受加薪9.8%,與職工盟倡議的23%加薪方案相距甚遠。「工人希望加薪,但都要明白老闆早已投標。你要罷工逼佢即刻加,條數計唔掂,即係大家一齊死。」
他續說,繼工潮期間一間外判商抵不住職工盟政治壓力結業後,最近又有一間外判商結業,「你勉強爭取,加了人工,但公司執笠,究竟係幫工友定害工友呢?」
利用工潮曝光 為工黨添籌碼
該工會代表質疑,李卓人「收了錢」自然要交成績。他利用工潮爭取曝光率,也可以抬高在反對派陣營的政治身價,為其所屬的工黨在未來選舉談判爭取更多議席增加籌碼,一舉兩得。
工友知被利用 職工盟會員甚少
不過,他強調,工友好聰明,早已看穿李卓人把個人利益凌駕於他們的飯碗之上,「建造業界較大的工會有24,000個會員。相反,職工盟屬下工會只有千多人,人哋一年人數增長都多過佢個基本盤,好明顯大家都唔想再俾人利用。」
政圈早有分析指,李卓人多年來煽動工潮,只是反華勢力各種舉動的其中一部分。除了職工盟操縱工潮,反對派政黨、學聯及傳媒亦綑綁一起,互相呼應,透過抹黑大企業煽動仇商情緒、策動「佔領中環」癱瘓經濟金融運作、動員年輕人罷課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破壞政府管治威信,摧毀香港經濟民生,藉此動搖「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