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上期說到熱情的中國德粉熱臉貼了冷屁股,德國人非但沒有感激開懷反而撰文抨擊,由此引出中國球迷對自身的反思--中國球迷,自己到底有沒有問題?
最近在很多場合,有不少人和小狸聊起世界盃,說到荷蘭對阿根廷的那場半決賽時都吐槽不已,說無聊到爆說睡着了好幾次,甚至連央視的早間新聞都評論那場比賽「全場都是尿點」......這讓小狸很是尷尬,因為小狸其實很想說那一場踢得遠比七比一好看,後者只是一方被踢傻了的射門集錦,沒有技戰術、沒有傳切配合,甚至連進球後的激情都沒有,更遑論進球前,只看得一個驚悚;而前者則是一場真正充滿較力的牽制經典戰,雖然連抬腳射門的次數都有限,但雙方全程展示了高超的技戰術和攻防水平,像高手下棋,且零失誤少干擾,是一場難得的高水平比賽。只可惜,每當小狸企圖為那場比賽辯白兩句時,都被迅速地淹沒在周圍「對,沒錯,太無聊了!」的眾人附和聲中。
小狸從不敢標榜自己看球水平高,因為偽球迷從來都是湊熱鬧的,但進賽場湊了二十年熱鬧後,也着實發現了中國球迷和電視裡的外國球迷在行為方式上的一些不同。比如,國內賽事時,場上隊員一拿球衝過來,全場球迷就開始鼓噪雷動,雖然這球最後多以傳給對方、瞬間被斷或者大腳開射偏離球門五米以上而結束,但不管,只要有人帶球衝,先吼爽了再說。而反觀各種國際性盃賽和歐洲五大聯賽,那些外國球迷歡呼叫好的節點卻「莫名其妙」得多,老是給那些傳球的、卡位的、牽制的、甚至無球跑動的人鼓掌算怎麼回事?在國內,進球的是百分百焦點,而在國外,人們會牢牢地記住那個助攻的人--就好比本次世界盃,意大利雖然早早回了家,但睡皮(派路)對英國人那銷魂地一漏至今讓人感慨萬千,他甚至連球都沒碰就可以讓人記一輩子啊。
足球界有個術語叫「閱讀比賽」,說白了就是真正去看懂足球,但目前看來不少中國球迷在此一項上的能力確實令人「捉急」。看不出門道,只是湊個熱鬧,誰贏就支持誰,誰輸就嘲笑誰,湊熱鬧的球迷很難有真愛,加上國人一向沒信仰,於是對自己支持的隊伍也不怎麼忠心,踢好了牛×一下,沒進球就傻×了。混混沌沌,簡單粗暴。
據說,二十萬踢球的小孩裡,能產生出一名傑出的球星,照此,中國目前頂多能產生出四分之一個,因為堅持踢球的小孩只有七千到五萬人。而英國的這一數據是四百萬。所以人家能出小貝,不僅能出,還能出個帥的,因為基數大,有得挑。而我們空有十三億人口,無奈真正懂球愛球又肯投身其中尤其是支持子女投身其中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一個國家的足球水平絕不僅僅是場上那十一個人表現得如何,能讓場上十一人開出美麗花朵的,一定是地下廣袤的根莖和肥沃的土壤,球迷便是這土壤,踢球人口便是這根莖。一群偽球迷,頂多能長出一朵塑料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