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聯盟籲總動員響應 義不容「遲」 8•17大遊行反「佔中」


放大圖片

■工總昨舉行「保普選 反佔中」集體簽名活動,吸引大批年輕「生力軍」站出來發聲。 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違法「佔中」不得人心,由「保普選 反佔中」大聯盟主辦的反「佔中」簽名運動已錄得近百萬名市民簽名支持。大聯盟昨日宣布,將於8月17日發起「8·17和平普選日」,當日會舉行「和平普選大遊行」及「為和平普選獻花」,讓市民表達對和平及普選的願望。當日遊行初步估計不少於五六萬人參與,大聯盟呼籲市民全家總動員,表達和平普選的心聲,「落實普選後,8·17將會是別具意義的一天。」

大聯盟昨宣布,他們將於「保普選 反佔中」簽名行動最後一日,即8月17日舉辦「8·17和平普選日」,當日下午3時大聯盟舉行「和平普選大遊行」,初步計劃由銅鑼灣維園出發,到中環遮打花園,然後在遮打花園的終點舉行「為和平普選獻花」活動(見表)。大聯盟並已成立籌委會,在當日舉辦一連串以中環為中心的不同活動,並於成熟時再公布。

料至少五六萬人參與遊行

大聯盟發起人之一、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王惠貞昨在記者會上解釋,大聯盟是次發起遊行,是因為近日簽名街站市民主動踴躍參與,不少人都問她,會否有其他行動讓他們表達「希望香港保持和平」的聲音。她其後向大聯盟反映,在商討後,大聯盟決定在發起「和平普選大遊行」及「為和平普選獻花」活動 。

在遊行人數方面,大聯盟初步估計不會少於五六萬人參與。大聯盟發言人之一周融表示,大聯盟有多個成員團體,歡迎組團參加遊行。不過,他們仍未發起招募行動,難以預計市民大眾的反應,故目前只能保守估計參與遊行的人數,要視乎未來一兩星期各界及不同團體的反應,屆時會有較準確數字。

他強調,他們所辦的遊行有別於反對派的,是次遊行將會是「示和平」而非「示威」。他們希望做出一個和平有秩序遊行的「典範」,相信大聯盟「不會比其他遊行做得更差,只會比其他遊行做得更有秩序」。

同時大聯盟所爭取的是「行得通的普選,可以實行的普選」,呼籲社會各方「坐低傾掂佢」,這和反對派採取可能引起香港動亂的「佔中」來爭取不符基本法的「公民提名」,絕不能混為一談。

和平爭普選 「8·17別具意義」

反對派早前在七一遊行時,負責為遊行隊伍開路的「民陣」司機涉嫌故意慢駛甚至無故停下,令遊行隊伍「塞爆」 ,圖煽動參與遊行人士與在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員對立。周融揶揄,倘參與人士有秩序,整個遊行所需時間毋須四五個小時,「除非有人『整蠱做怪』阻住條路、塞爆佢。」他們並會呼籲遊行人士「請行快齱B唔需要行得咁慢,到達中環仍有獻花行動」。

大聯盟另一發言人、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表示,是次大遊行與「傳統意義的遊行、集會」不同,他們並會每200人就安排1個糾察,協助維持秩序。「今次是一定強調『平和有秩序、理性務實的』爭取普選。」 8月17日將為全港市民創造這個條件,在將來實現普選後,「8·17將會是別具意義的一天。」

被問到會否將參與「保普選 反佔中」的簽名人數及「8·17」當天的人數,與反對派所謂「 全民投票」及七一遊行作對比,周融指出,難以用一天行動,做到簽名運動一個月的數字,大聯盟亦不會和對方比較。他們非常歡迎不同機構當天統計參與人數,絕不會「三個人號稱三千萬人」,並相信真實數字比「吹水數字」更好,「鬥煲水」毫無意義。

有關當日遊行路線的細節及安排,大聯盟指出,目前不少細節仍在計劃中,他們已經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並會與警方商討路線安排,盡量配合警方,將遊行對市民及交通的影響減至最低。大聯盟執委簡松年補充,他們初步會要求警方開放3條行車線,並申請使用整個維園,但細節有待稍後確定。

相關新聞
聯盟籲總動員響應 義不容「遲」 8•17大遊行反「佔中」 (圖)
8•17大遊行兼獻花#
特寫:籲攜幼遊行 感受正能量 (圖)
獻「英雄花」 表達和平願望 (圖)
特稿:粉絲稚女登場 站出來呼喚和平
大家站出來反「佔中」
周融:已放棄居英權
近七成市民反「佔中」創新高 (圖)
「佔中」癱交通 逾千小巴貼海報反對 (圖)
憂港陷亂局 司機站出來 (圖)
6進出口商會籲青年勿犯法 (圖)
義務律師團隊獻策助中區中小企 (圖)
工總理事集體簽名反「佔中」 (圖)
特首:官員反對違法屬應有態度 (圖)
高官簽名反「佔中」 (圖)
晤戴陳朱3搞手 林鄭籲棄「佔中」 (圖)
溝通如跳「探戈」 劉漢銓籲反對派配合 (圖)
工聯促向中央反映「公提」違法 (圖)
劉兆佳:特首倘不愛國 威脅港人福祉 (圖)
香港獨特民主路主要特徵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