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家強
上交所來港「摸底」 下月底完成測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上交所前日起,為滬港通的「港股通」進行為期個半月的測試,有消息指滬港通的最新「開車」時間為10月20日。此外,上交所昨在港舉辦券商座談會,向本港九大證券業商會講述滬港通計劃,會上有4名上交所代表及5名港交所(388)代表出席。據了解,上交所代表在會上未有披露新的進展,本地業界則希望「開車」前,能夠釐清如何徵收資本增值稅等8大問題(見表)。
自前日起,上交所啟動內地股民買港股的港股通全天候測試,港股通本次技術測試將一直持續到9月30日,分為全天候測試、接入測試和全網測試三個階段。
投資A股料近1萬億人幣
內地《證券日報》引述消息稱,上交所和港交所的滬港通測試將於9月30日完成,10月20日開通的話,完全沒有技術障礙。開通後,預計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規模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
財庫局局長陳家強昨被問及滬港通的「開車」時間表,他只表示,預料有部分投資者會對滬港通採取觀望態度,未必會立即參與對方的市場;但從港府的角度來看,這情況是預計之中,甚至政府亦希望市場對此慢熱,讓大家慢慢適應有關的改變。
陳家強續說,2007年曾有「港股直通車」政策,但港股即被炒高,令有關措施被叫停,今次當局不想重蹈覆轍。他說,滬港通在4月公布,當時市場沒有激烈反應,到7月才開始出現炒作,但目前港股每日成交平均也只有約600多億元,他認為現水平炒作不算嚴重,港股及A股近期的上升,很可能是由於外圍股市升太多,引發國際資金流入港股A股追落後。
9月中旬料有明確規定
上交所昨在港舉辦券商座談會,上交所共派出4名代表來港舉辦券商座談會,港交所則有5名代表陪同,參與的券商約十餘家,包括國泰君安、耀才證券等。據參加座談的中資券商協會會長閻峰透露,座談會並沒特別議程,純粹為兩地業界交流,上交所代表也沒披露新的進展,他們主要想是聽取香港業界的意見。券商的問題,包括香港投資者未來可否如買賣港股一樣,有沽空A股的選擇?是否允許在內地融資融券等等,而上交所對這些問題仍在考慮中,相信9月中旬會作出明確的規定。
香港證券學會會長李細燕表示,本地券商還關注資本增值稅繳交、跨境交易風險,從業人員的培訓及投資者教育等方面的話題,而未來兩地金融及證券行如何配合發展等議題,會上亦有言及,上交所代表則表明,在滬港通正式推出前,會釐清市場關注的細節。她認為,業界很需要兩地交易所加強推動投資者教育的工作,她希望港交所能向業界及投資者,提供更多協助。
憂中資行免佣搶客 徵增值稅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小型證券商最關注的是滬港通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亦擔心部分中資行會以免佣方法來搶生意。
中國法律規定外國股票投資者(包括香港投資者)要繳納10%的資本增值稅,但政府從來沒有收過。匯豐晉信表示,內地自十多年前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機制以來,對這一政策的困惑導致各方在合規方面出現混亂,有的投資者撥備資金以備交稅,有的則認為這條稅法根本不會實施。投資管理諮詢公司澤奔諮詢分析師Jesse Lazarus表示,這可能讓投資者很擔心,明確的監管對滬港通非常重要,他預計內地最終會公布處理辦法。
就相關的技術細節問題,陳家強稱,一直與內地有關當局保持聯絡,並商討與滬港通有關的各樣細節,尤其是業界最關心的徵稅問題,他相信在滬港通正式出台前,徵收手續的細節便可落實並對外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