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4月曾警告,本港銀行體系因內地相關貸款上升而風險大增,引起廣泛關注。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於記者會上披露,截至今年3月底,本港銀行的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為28,670億元,其中內地企業佔比達到69%。他強調,金管局非常關注銀行信貸風險及流動性風險,以目前情況來看,本港銀行的內地相關貸款風險仍然可控。
對內地相關貸款2.86萬億
據金管局披露,在28,670億元內地相關貸款中,內地民營企業的借款為5,280億元,佔比18%,內地非民營企業借款為14,530億元,佔比51%。若以貸款渠道劃分,本地銀行的貸款額為11,110億元,佔比39%,本地銀行內地子行的貸款額為5,120億元,佔比18%,兩者合共達到57%。
陳德霖指出,若以用途劃分,貿易融資額為4,060億元,佔比14%,屬於風險較低及流動性高的短期貸款。此外,在51%的內地非民營企業中,大部分是國有企業,許多有資產抵押擔保。他認為,目前本港銀行內地相關貸款風險仍然可控,相信銀行在審批貸款時會以風險可控為原則,又稱已要求中資銀行的本港分行做好風險管理,因為這些分行並無存款基礎,而又必須有充足且穩定的資金來源以覆蓋壞賬等風險,故金管局要求「即使是總行推薦過來的客戶,分行都應做好審查工作,應該有自己的評估」。
下半年貸款需求可能減慢
陳德霖又透露,今年首兩個月,香港銀行信貸增幅年率化達到40%,上半年則放緩至約19%。他指銀行界普遍預料,下半年貸款需求可能減慢,令信貸增速也稍為放緩。他強調,內地企業「走出去」為未來大趨勢,過程需要融資。而香港有700多萬人口,經濟總量有限,未來「背靠祖國、面向全球」將是香港金融中心發展的主軸。
至於美國加息對香港樓市的影響,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陳德霖表示,美國加息「可能快過想像」,當息口高於香港100點子時,已有很強的誘因令資金流入美元。屆時港元息口也會推升,包括存款、借款和按揭息口都會上升,本港的資產價格也會因此調整。他稱,今年年初時很多人都認為樓市已轉折,但3、4月份樓市氣氛又好轉,交投量再次增加,故對樓價目前是上行周期還是下行周期,仍然難以判斷,需要再觀察一段時間。
派息及買股票致資金流入
對於近期金管局持續向市場注資事宜,陳德霖重申,資金流入分為兩個階段,在7月1日至22日,大量資金流入涉及商業併購及上市公司派息,其中兩個大併購涉及金額已超過1,000億元,大部分都需要用港元支付。但7月下旬開始,由於新興市場的基調總體改善,市場對內地經濟也不再特別唱淡,因此資金對香港和內地股票的分配有所增加,對股市有支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