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央行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昨天公布的7月份經濟數據,無論與6月份或去年同期比較均出現跌幅。其中信貸和融資數據暴跌,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人民幣,下同),為09年12月以來的新低;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大幅收縮至2,731億元,比去年同期少5,460億,環比下降86%,為08年10月以來最低。而國家統計局同日公布的7月份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今年首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均放緩(見附表)。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7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 同比增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2個和1.0個百分點;而存款的波動幅度則更大,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元,同比多減1.73萬億元。
央行釋疑慮 A股轉跌為升
滬深兩市昨小幅高開,滬指一度創出年內新高。7月信貸數據公布後,大市急速走跌,跌幅曾近1%。央行第一時間發文解釋稱,7月社會融資規模及新增貸款大幅下跌,與基數效應、6月份「衝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7月份主要金融指標仍在合理區間運行,貨幣政策「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並沒有改變。午後滬深兩市扭轉跌勢逐步回升。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222點,漲0.06%,成交1,465億元;深證成指報7,980點,漲0.17%,成交1667億元。
未來信貸融資規模料穩增
央行又指,進入8月上旬後,貸款基本上每天保持着300-500億元的增量,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從上月的1.08萬億元驟降至3,852億元,減少64.3%。央行指歷史上7月份歷來是「小月」,2004年、2005年7月份貸款還曾出現過淨下降。今年6、7兩月合併來看,平均每月新增貸款仍有7,000多億元。
從貸款需求方面看,央行認為,在「三期疊加」、經濟運行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有效貸款需求沒有過去旺盛,6月份貸款大幅衝高消耗了較多的高質量貸款項目儲備,金融機構需要一些時間來補充。
存貸比升 約束新貸款投放
央行承認新增貸款的減少與存款減少帶來的約束有關。7月份存款季節性下降較多,存貸比有所上升,金融機構相應調整貸款的投放進度。另外,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信貸資產質量管控壓力有所加大,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特別是對一些信用風險集中暴露的地區和領域的貸款投放更為謹慎。
理財產品IPO吸走部分存款
至於人民幣存款的大幅減少,央行認為,一方面是受「季末衝高、下季初回落」的影響,另一方面,理財、基於互聯網的貨幣市場基金等快速發展,7月份銀行理財等資產管理產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而近期A股回暖,7月中下旬近10家公司啟動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
至於社會融資規模的大幅縮減,央行認為,單看7月份,除人民幣貸款少增外主要是信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涉及表外融資的項目明顯減少,特別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波動性較大,7月份下降4,160億元。這主要與近期規範相關業務發展、金融機構加強風險控制有關。6、7兩月合併看,每月仍有1.1萬億元。
央行認為,7月份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市場運行大體平穩,利率水平處於合理區間,在剔除特殊基數、季節效應等因素後,7月份主要金融指標仍在合理區間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