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特首梁振英提交的香港政改報告。多名稍後將列席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均表示,香港普選關乎國家安全,因此參選人需要取得過半數提委支持才能出選的限制,是合情合理合法,也體現了基本法規定的「機構提名」集體意志的原則。
全國人大常委會即將舉行會議,討論香港政改問題。12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將赴京列席,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將出任團長,團員包括馬逢國、王敏剛、盧瑞安、葉國謙、史美倫、吳秋北、張明敏、鄭耀棠、姚祖輝、黃友嘉、廖長江。據了解,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會先舉行分組討論,據過往經驗一般分成6組,並在收集意見後先整理建議,再進行表決。
符合機構提名合法合理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昨日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此行將會反映香港政改過程中主流及非主流的民意。他個人認為,行政長官參選人需要取得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才能「出閘」,是體現集體意志的合理理解,倘有人不認同相關造法,就應交代其邏輯何在。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表示,特首參選人要取得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才能「出閘」,符合「機構提名」原則,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安排。他並支持提委會維持選委會中的四大界別,相信能體現了廣泛代表性及均衡參與原則。
保證特首參選人認受性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也強調,過半數提委支持才能「出閘」,既體現了民主程序,也能保證相關參選人的認受性。他同時希望人大決定能夠給予清晰指引,終止香港社會不必要的政改爭拗,「香港政改爭議太多,其實普選問題早已有路線圖和時間表,可惜有人提出『公民提名』、『佔領中環』,令政改討論節外生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也表示,他在列席會議期間,會提到工聯會的政改方案建議,包括提名程序須符合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原則,參選人須獲過半數提委支持才能「出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