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伯疆在《唐雪卿--德藝雙馨的影劇名伶》一文說:「唐雪卿不僅秀外慧中,而且頗具豪俠氣概,既善於籌謀決斷處事,又能精打細算持家理財,與薛覺先數十年風雨同舟,不離不棄」,讚揚她是「粵劇泰斗的賢內助和守護神」。
1932年薛覺先到上海拍電影。翌年底,薛覺先仗義為某全女班藝伶籌措返粵盤川,推辭了上海一個黑社會的籌款活動,遭到黑社會組織「華樂國術社」頭子唐思等人的暗算,薛覺先被人用石灰粉襲擊後幾乎雙目失明。經唐雪卿的悉心照料,並請名醫林世熙精心醫治,才逐漸痊癒,重登舞台。當時的海報上還特地標出「薛覺先五官端正」作號召。
抗日戰爭期間,唐雪卿除了和薛覺先一起演出寓有愛國思想的《四大美人》等劇目外,還參加義演籌款支援抗戰。在日軍嚴密控制下,薛、唐全家從香港偷渡到澳門,然後輾轉湛江、廣西、雲南等地。為了謀求到雲南等地發展,唐雪卿冒着危險,女扮男裝乘飛機先到昆明觀察環境,然後回廣西接薛覺先和家人一同前往。
在兵荒馬亂的年月裡,唐雪卿一直與丈夫患難相扶,歷盡艱險,直到日軍投降後,他們才回到廣州。但飽嘗了三年多顛沛流離之苦的薛覺先,身體受到了極大摧殘,翌年患上了失憶症和高血壓,病情嚴重,有人甚至建議他棄藝從商,開設藥廠。唐雪卿堅決反對,她認為薛覺先患病只是暫時的事,一定可以重返舞台,於是陪同薛覺先回到香港就醫。由於薛覺先不能演戲,收入銳減,入不敷出。唐雪卿勇敢地面對現實,獨撐危局,既要登台演出,解決經濟來源,又要為丈夫尋醫問藥。她一面聘請名醫為丈夫治療,一面通過娛樂活動進行精神治療,雙管齊下。她邀請戲行內外好友在「覺廬」辦舞會和開「私夥局」,創造歡樂、溫馨的環境氛圍,使薛覺先身體日漸康復。接着,她又用「學生教先生」的方法,請薛氏弟子和夥伴演唱薛覺先的首本戲,幫助他恢復記憶。不久,薛覺先果然能重登舞台,演出了《金鼓雷鳴》一劇。薛覺先的戲迷們都驚喜地說:「賈寶玉又找回通靈寶玉了!」■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