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西部非洲發生了伊波拉的傳染疫症,美國的醫生跑光了,現在只剩下了中國的醫生沒撤退,還增加了研究病毒的科學技術人員,和伊波拉的傳染疫症作戰到底。
美國人的醫學水平最高,非洲人對美國的希望最高。想不到,美國人實在差勁,怕得要死,更想不到美國的藥廠,對於製造對抗伊波拉病毒的疫苗,不感興趣,理由是「薄利、高危、審批長」。美國人的商業頭腦實在高明,這正是美國在非洲的外交打不開的原因。
伊波拉病毒自一九七六年被發現,至今三十八年來反覆爆發,共奪走逾兩千兩百條人命。
到現在為止,伊波拉病毒依然是不治之症。疫苗亦遲遲不見蹤影。伊波拉因其致命性被視為生化襲擊武器之一,美國等政府認為,如果恐怖主義要發動襲擊,只要在地下鐵路爆發一枚伊波拉病毒的超級炸彈,已經可以令到美國天下大亂。所以,美國政府早已留意並進行相關研究。然而,近期西非雖有疫情大爆發,但對歐美一些大藥廠來說,「市場潛力」仍不足以令他們提起興趣研發疫苗。美國軍方傳染病醫學研究所(USAMRIID)醫生巴伐利(Sina Bavari)說:「除了美國政府,我看不出任何人有參與研發解藥的原因。因為研究疫苗並沒市場。」
藥廠沒有興趣研究疫苗,歸結為三大因素-「藥物及疫苗欠缺利潤前景、病毒多變和美國政府規管複雜」。
獲美國國防部資助製造的「TKM-Ebola」,今年一月已進入臨床人體試驗,但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最近叫停了這一項目,要求生產該藥的公司提供更多有關保障志願者安全的信息。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這決定惹來非議,反對者認為此次伊波拉疫情是該病毒被發現以來最嚴重的,管理部門應盡量開綠燈放行。研究疫苗,最關鍵的階段就是在人體注射疫苗進行實驗。美國的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為,一定要有證明證實志願接受疫苗的人士安全得到保障,否則就不可以進行人體的試驗。更加頭痛的是,伊波拉病毒很快就演變出了新的類型,不斷變種,如果藥廠研究出了疫苗,只能對一種類型能夠產生抗體的作用,對其他的變種了的病毒,就會束手無策。那麼投入了巨大的資金,會立即報廢了,這不是做生意之道。伊波拉病毒往往發生在非洲,非洲國家相當貧窮,當疫症蔓延開來,有關的政府沒有金錢購買疫苗,但世界各國的民間組織又要求藥廠進行減價,照顧人道主義,藥廠豈不是變成了一個福利機構?生產伊波拉疫苗一定虧損嚴重。正因為如此,美國的科研能力儘管可以解決伊波拉病毒問題,但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就是美國尷尬之處,也就是美國為富不仁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