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大專學生理財意識欠佳,每年都有不少人一方面獲政府資助或貸款,另一方面卻要申請破產。學生資助辦事處資料顯示,過去兩個學年共有超過500名學生貸款人申請破產,涉款多達2,500萬元。對於有經濟需要學生,學資處在進行入息或資產審查後會向其發放助學金及低息貸款,惟部分人卻蓄意漏報資料,2013/14年度處方的抽查報告尚未完成,懷疑涉及犯罪而需轉交警方處理的個案已達84宗,較上一年度全年增加逾一成。學界人士指,部分欠債學生或會由家人「執手尾」,相信破產數字未能反映全部實情,認為有需要加強大學生的理財意識。
513人自行申破產 涉款2,548萬
學資處轄下設有5項資助及貸款計劃供大專生申請,據處方早前回覆本報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 ,2012/13及2013/14兩個學年,合共有513名學生貸款人自行申請破產,涉及款項多達2,548萬元。而即使財務問題未至要破產,大專生「拖數」問題亦頗為嚴重,過去兩年度分別有約1.57萬及1.35萬宗拖欠還款個案,涉款分別多達2.5億及2.2億元,情況令人關注。
學資處抽查 揭164宗漏報
現時有經濟需要的合資格大專生,通過入息審查後可獲發助學金及低息貸款資助,為杜絕虛報,學資處每年會抽查5%成功申請個案進行家訪核實資料,並從中揭發不少違法情況。學資處2013/14年度共抽查3,044宗個案,截至今年6月底已揭發164宗漏報,至今成功追回369萬元多付的資助。至於涉及嚴重或蓄意漏報的個案,學資處會轉交警方處理法,2013/14年度有關疑懷違法個案達84宗,較上年度的75宗上升12%,有惡化趨勢。
蘇偉文:有學生借貸金炒股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認為,大專生因理財欠佳而申請破產的個案「一宗都嫌多」。他指,大部分大專生過往未曾試過一次過接觸大筆借貸金額,「突然多幾萬元,感覺上很多錢」,卻未有妥善運用作生活費,部分人甚至用以炒股票。他又表示,一些學生用盡借貸後無力還款,最後其實是由家人代還,故學資處拖欠及破產數字未必能全部反映實況。他認為,大專生花錢應有紀律,計清楚所需費用的細節,避免過度花費。針對學生理財的「基本功」不足,他建議由中小學做起,加強理財意識,例如學習儲起利是錢。
科技大學學務長譚嘉因表示,兩年有數百個破產個案,相信與個別學生理財不善或家庭原因有關,但認為按人數比例計不算特別嚴重。他又指,科大每年都會為新生舉行迎新日,當中亦包括講理財問題,希望加強學生正確的理財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