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根據體質為兒童搭配飲食


放大圖片

小兒體質由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所決定,與生活環境、季節氣候、食物、藥物、鍛煉等因素有關,其中飲食營養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出生時體質較好的小兒可因餵養不當而使體質變弱,而先天不足的小兒,只要後天餵養得當,也能使其體質增強。因此,根據體質作飲食調養是很必要的。小兒體質分為健康(平和)、寒、熱、虛、濕五型。不像成人體質要分九種,如此複雜。根據體質「辨證施食」,可更為科學合理地對小兒飲食進行調養。

文:萬力生(深圳市兒童醫院醫學博士)

依據體質進行調養

1. 健康型:這類小兒身體壯實、面色紅潤、精神飽滿、食慾好、二便調。飲食調養應以平補陰陽為主,食譜廣泛,注意營養均衡即可。

2. 寒型:寒型小兒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穿衣較多,不愛活動,口不乾渴,胃納欠佳,吃生冷物易腹瀉,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淡伴苔白,脈沉遲。 飲食調養 需以溫養脾胃為原則,宜多食辛甘溫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龍眼、荔枝等。忌食寒涼之品,如冰凍飲料、冬瓜、西瓜等。

3. 熱型:此類孩子形體壯實,面赤唇紅,怕熱喜涼,口渴多飲,口臭,眼屎多,煩躁易怒,易興奮,食慾好,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但易患咽喉炎,外感後易高熱。 在飲食調養方面常以清熱為主,宜多食甘淡寒涼的食物,如苦瓜、冬瓜、蘿蔔、綠豆、芹菜、鴨肉、梨、西瓜等。忌食辛熱之品,如辣椒、大蒜、薑、羊肉、狗肉、荔枝、龍眼等。

4. 虛型:屬於虛型體質的小兒一般面色萎黃,少氣懶言,神疲乏力,不愛活動,汗多,食慾差,大便溏或軟,舌淡苔薄白,脈弱。此類小兒易患貧血和反覆呼吸道感染。在飲食調養上應氣血雙補,宜多食羊肉、雞肉、牛肉、海參、蝦、木耳、核桃、桂圓、泥鰍等。忌食苦寒生冷之品,如苦瓜、綠豆、冬瓜、白蘿蔔等。

5. 濕型:該類孩子形體多肥胖,動作遲緩,易嘔噁,易腹痛,大便溏爛,嗜食肥甘厚膩之品,多伴痰多,舌淡紅苔厚膩,脈滑。飲食調養以健脾祛濕化痰為主,宜多食薏苡仁、扁豆、海帶、白蘿蔔、鯽魚、冬瓜等。忌食甜膩酸澀之品,如蜂蜜、糖果、糯米、冷飲等。

因應季節選擇食材

一般而言,夏天應選擇平性和涼性食品為主,冬天則相反。判斷時令蔬菜的屬性很簡單,即夏天長出來的蔬菜一般偏涼些,冬天則偏熱些,水果也是如此。一些在暖棚裡生長的蔬菜,其季節性已不明顯,但其食物屬性基本上還是保留的。不過,這個季節時令原則是總體上來講的,雖然是冬天,但連續一周食譜均是熱性,對身體也會不利。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適當地調整早、午、晚餐或一周內食譜的安排,使食物屬性趨於平衡,同時也易於落實食物多樣化的原則。

目前幼兒中兩極分化現象十分明顯,「小胖墩」和「豆芽菜」的孩子發生率很高。 「小胖墩」的孩子食量要減少,要少吃油膩和糖等高能量的食品,多活動;「豆芽菜」的孩子要適當增加進食量和油脂的攝入量,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和適宜的體重。

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小孩子每天就這麼幾件事:吃、喝、拉、撒、睡」。這是誇張的形容孩子生活中的必做之事。其實,這樣形容對孩子來說不太公平,孩子正是從:吃、喝、拉、撒、睡中學習了生活的本領,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了習慣的養成,既然「吃」放在了第一位,那在眾多的習慣中,飲食習慣就彰顯了它的重要意義了。

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要從嬰兒開始,包括按時進餐、堅持吃早餐、細嚼慢咽、睡前不飽食、進食專心、進食姿勢正確、食後漱口、食後摩腹、食後散步、保持良好的進食心情和氣氛(進食宜樂)及培養孩子餐桌上的「禮儀」等。

相關新聞
放眼2015年春夏裝先睹為快 (圖)
美國品牌多姿多采 (圖)
歐洲品牌熱情明麗 (圖)
同期加映︰舌尖上的時裝秀 (圖)
廣東時裝周展示林姿含作品 (圖)
中國國貿國際時裝周北京舉行 (圖)
意大利時裝表演 亮相古城西安 (圖)
美麗密碼:美白方程式 (圖)
着數Guide:赤柱廣場海濱狗狗嘉年華 (圖)
好爸爸 黎耀祥親子烘焙 家庭融洽 (圖)
食得滋味:淮揚名厨會展獻藝 (圖)
話說風水:送瘟神
藏傳骰卦-生肖
塔羅星座
根據體質為兒童搭配飲食 (圖)
醫訊:皮膚病久治不癒會影響內臟
醫訊:「訓練」大腦喜歡健康食品 (圖)
醫訊:孕婦和幼童應避免進食捕獵性魚類
百草匯:砂仁 (圖)
靚湯館:螺頭健脾湯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