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潘啟才在人生下半場組織了「一人公司」。 張偉民 攝
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向來是英雄地,識得食腦者往往可以白手興家。10年前,一個中年漢毅然放棄外資大行的高薪厚職創業,以熟練的經紀技巧,憑搞「3P識人」吹水飯局,單人匹馬促成上市公司發債、土地及森林買賣等大刁(大交易),賺以百萬元計佣金。憑藉長袖善舞的人脈關係,邀請資深投資者主持課程和講座,更令他「意外」上了A1頭版。因種種奇遇獲得「通天經紀」稱號的潘啟才(Phemey),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大爆自己的「通天秘笈」。■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潘啟才這個名字在社會上並非特別「響」,不過他與現任特首梁振英曾經共事7年的履歷,令其大名在去年初乍現於本港報章的港聞版,個「朵」才正式大響。去年初,時任行會成員林奮強因涉及樓市調控措施「加辣」前賣樓套現的爭議,最終辭任行政會議職務。曾為林主辦多次講座的Phemey,亦被傳媒指為「CY自己友」,一度名氣大增,Phemey亦為此次「無端的抽水」在其新書中直言多謝CY。
靠人脈無本創業
上世紀90年代,梁振英當時任職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Phemey在其麾下任職長達7年,及至2004年離巢。當時45歲的他為自己的人生下半場作了一次重要決定,就是不再打工,創業自立門戶。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決定不找任何拍檔生意夥伴,組織了「一人公司」(One-man Band)。
Phemey心知創業之途艱險,所以決定採用「無本創業法」。他日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憶述道,當時香港地產代理規模已發展蓬勃、競爭亦十分大,為買賣雙方串聯物業相當困難,「自己無咩錢去博,不過唔用錢仲可以有咩資源去博?就係靠識得多人,做最原始的生意,最少成本,就是甚麼都串聯。」
「3P識人」增話題
Phemey的無本創業,就是刻意利用人脈關係,找出個人、公司及企業間的「閒置資源」(Idle Resources)。整合資源後,再運用「3P識人法」,即找出不同人士不同公司的需要,大搞名人講座生意,竟然真的令他促成了不少大宗交易。
潘啟才介紹他的「3P識人法」指,自己創業之初憑藉與宏安集團董事總經理陳振康相熟的合作關係,先後與多名城中名人串聯,藉着舉辦飯局結識他們,包括中原創辦人施永青、投資者周顯和湯文亮、前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等,並為他們舉行座談會,進而獲得更廣闊的人脈及合作機會。
Phemey解釋箇中奧妙:「如果我光是取得對方電話約出來吃飯,就算對方願意,亦沒甚麼可聊,甚至沒有下回;但如果我約到3個人出來,那就多好多話題可以談,就像數學算式一樣,可以進行多個Crossover(交叉組合)。」他續指,對周顯來說,他有興趣認識陳振康;陳氏亦對周在股壇的地位有興趣,大家只欠約成見面的機會;同樣道理可應用在施、湯、林等人士,更重要是令對方覺得「人家好想約自己吃飯」,感到自己的重要。
憑着這些「吹水」飯局,在2006年,即創業的第二年,Phemey就撮合了一單2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交易,介紹美林證券幫上市公司天譽置業(0059)發債。2007年,又協助中國奧園(3883)成功收購重慶一塊價值約8億元人民幣的土地。其他重大交易均與PNG資源(0221)及中國農產品交易(0149)有關,包括促成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森林中介買賣,大賺過百萬元佣金。舉辦過的名人講座包括施永青、林奮強、湯文亮、周顯及陳振康等,在一年內大賺2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