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 曾永堅
8月份中國眾多宏觀經濟數據進一步展示內需轉弱的實況,反映出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其需求疲弱構成固定資產投資與重工業生產雙雙放緩的形勢。結合8月份經濟與貨幣數據以及其他宏觀指標,預示目前內地經濟下行壓力沉重,短期內對港股構成利空影響。
繼8月份的貿易進口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皆反映內地實體經濟需求弱化後,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至發電量皆表現欠佳,反映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放緩壓力再增加。
儘管8月份疲弱的宏觀數據某程度增加市場的政策憧憬,但更多跡象顯示中央政府推行結構改革的決心,意味中央政府將繼續立定決心告別過往大規模刺激政策以支撐經濟增長的模式,無意短期內再推行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以及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相反,中央政府只會繼續作微刺激的穩增長手段,並配合定向寬鬆貨幣政策。
工業增加值增長創6年低
事實上,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跌至6.9%,為最近6年來最低增長幅度,此外,當月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幅只有16.5%,成為2001年以來最低增幅水平,兩項數據主要受內地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調整所拖累。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問題嚴重,導致需求持續下滑,拖累中國相關的工業生產增速明顯放慢。
由此反映,若果中央政府繼續有決心放棄短期的經濟表現,以求整理內地過去積累的結構性問題,如房地產市場泡沫以及不少產業持續面臨產能過剩等困境,中央政府推出更多大規模的刺激經濟政策的幾率較低,意味港股短期內暫難扭轉調整格局,預估恒生指數首個主要技術支撐於24,000點。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