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日本海上自衛隊正把US-2變成空中巡邏和反潛的新作戰力量。 網上圖片
人們平時見到的飛機都是在跑道上起降,如何讓飛機成功實現在水面上的升降,是擺在各國科研人員面前的一道巨大難題。據《中國航空報》報道,「蛟龍」600主起落架採用的是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成功攻克水面停泊難關,其間中國設計人員經過不斷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並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和專利成果。
中國自主研發設計「蛟龍」600型號飛機起落架要實現水上起飛、着水及陸地上的正常起飛着陸,船體比較高,主起落架佈置在機身上,主輪距較小,並要求收到機身收放艙內時不破壞船體。因此主起落架收放是一個難點,常規的起落架收放原理不能滿足該機的收放要求。
歷經5次篩選 創新型起落架
據報道,設計人員剛接到「蛟龍」600起落架設計任務時,查閱了國內外相關飛機的一些資料,但得到的相關信息很少,受到的啟發不大。面臨困難,設計人員對該型號起落架收放設計進行了大量基礎理論研究,提出了新的收放思想。之後,通過五輪方案設計,終於實現了通過空間收放機構完成主起落架的收放機構設計,保證了主機所的研製進度。
資料顯示,「蛟龍」600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水上應急救援設施包括危重傷病員鋪位、救護艇、救護衣、擔架、簡易緊急手術設施和藥品等,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該飛機在執行森林滅火工作時具有高效率的特點,可在20秒內汲水12噸,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