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日前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駁斥「末代港督」彭定康早前聲稱,英國政府要對香港特區履行所謂「道德和政治義務」的謬論,並批評其錯誤言論對香港發展有害無益。中國外交部昨日重申,劉曉明的文章指出了一個事實,就是英國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時期,沒有為香港政制做出安排,也沒有給香港民眾普選機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政改的決定,符合「一國兩制」原則、香港基本法及香港發展實際情況,有利於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是完全正確的。
彭定康早前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聲稱英國政府要對香港履行所謂「道德和政治義務」。劉曉明本月15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批評彭定康從未了解過中國,同時仍生活在過去的記憶中。
他指出,彭定康發文的背景,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香港特別行政區2017年可通過普選產生行政長官,這是1990年香港基本法明確規定的,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但在彭定康眼裡,這一決定卻是對民主的否認,並意味着香港民眾「缺乏選擇特首的能力」。
劉曉明批評,彭定康在任港督期間就誤判形勢,如今依然頑疾不改。僅在彭定康發文前一周,英國最高法院院長紐伯格勳爵曾在《金融時報》發文表示,「目前我沒有看到任何削弱香港司法獨立的跡象。」
劉曉明批肥彭「餘毒」至今
就彭定康在《金融時報》文章中,竭力為他當年在香港所做的那些錯事辯護。劉曉明認為,正是彭定康當年在香港的所作所為,造成了中英雙方在香港問題上的激烈對抗,導致兩國關係一落千丈,「正是他破壞了中英雙方在香港問題上的合作,給香港政權順利交接製造了困難和障礙。他的所作所為在香港留下了深深的不信任和對立隔閡,事實上阻礙了香港民主的發展,其『餘毒』影響至今。」
劉曉明強調,中國政府的確對香港負有承諾,即循序漸進發展民主、依法落實特首普選。這是中央政府對全國人民、包括香港人民作出的承諾,不需要其他國家監督,更不接受任何外國人說三道四、指手劃腳。
中央對港主權治權不容挑戰
劉曉明強調,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的政改決定,是本着對國家、對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對香港民主制度發展作出的合法、合理、合情的決定,為普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具體辦法確定了原則。中央對香港擁有主權和管治權,這一決定就是主權和管治權的體現,不容任何人和任何勢力挑戰。
劉曉明說,今天的香港已不是1997年之前的香港,今天的中英關係也不是1997年之前的中英關係,當前中英兩國正致力於建設「共同增長、包容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互利務實合作給雙方人民帶來切切實實的利益,「香港問題不應再成為影響中英關係發展的消極因素。中英雙方應共同努力,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這符合香港民眾根本利益,也符合中英雙方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彭定康對於香港的錯誤言論,對中英關係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有傳媒問道:「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日前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有關香港政改問題的言論。這是否代表中國官方觀點?」
洪磊強調人大決定完全正確
洪磊在回應時表示,「劉曉明大使的文章指出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英國對香港進行殖民統治時期,沒有為香港的政制做出什麼安排,也沒有給香港民眾普選的機會。這就是最基本的歷史事實。」
他並強調,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所做出的關於香港政改的決定,符合「一國兩制」原則,符合香港基本法,符合香港的發展實際情況,有利於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是完全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