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本年8月上旬,筆者安排了一位同學與一位美國社區學院代表見面。席間同學問了許多問題,例如:讀完社區學院課程後,我真的能升上大學嗎?美國最好的大學會考慮讓我升讀他們大學第三年課程嗎?學分是如何計算的?我可以中途轉學科嗎?我要先讀一段時間英語才能升讀其他課程嗎?
院校代表這樣回答同學的問題:「我理解你對到美國升學存在很多疑問,希望一一弄清楚後才落實出國的決定。但我沒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以你希望了解學分是如何計算為例,我相信就是在完成了幾天的迎新活動後,你對美國的學制亦只能有一個大概的認識。到美國前要完全了解美國學制,猶如在自己不會開車的情況下,希望看了駕駛手冊後便學懂開車一樣困難。要了解我們學制,最可行的方法便是坐上這輛車,慢慢你自然便懂得開着這輛車到達你的理想目的地。」
美國學制提供大量可能性
的確,美國學制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提供很多可能性給學生,而這些可能性只會在美國讀書時才會發生,並不會在出發前便會知道最終的學習結果,這便是美國學制的特色。那位同學接下來問如何才能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到美國讀書,院校代表答:「這點我倒能給你一個答案,你是一個頗會發問問題的學生,我相信你會適合到美國讀書的。」
活躍多興趣 易在美成功
早前一位在德州工作的大學代表與筆者閒談時亦提及這個話題。他說亞州學生在上堂時多選擇坐在不太顯眼的位置,也不太願意發問;而美國的學生則選擇坐在前排,不少甚至掛上自己的名牌在當眼處,方便舉手發問時,講師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從兩位院校代表的言談中,可以看出「發問問題」在美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學習環節。美國從少訓練學生如何發問問題,及如何找答案。香港的學制則把問題與答案直接灌輸給學生,故此同學不太習慣在公開場合發問問題,到美國後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好好適應這方面的學習文化。
在進行升學諮詢會面時,本人多數先問學生的性恪,而不是先看成績。由於美國的學制十分靈活,較適合自主能力較強且能獨立處事的同學,換句話說,較不適合習慣從少由家人安排所有事情的同學。美國亦十分適合活躍而擁有多方面興趣的同學,他們多數對不同事物存有好奇心,這類同學在港並不一定是成功的學生,但在美國卻可以很不一樣。 ■黃奕星 學林社海外升學中心總經理
作者簡介:擁有19年經驗,定期探訪各國學府,十分樂意分享協助同學到海外升學的心得。
網址:www.aca-link.com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