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江水輸水管。 資料圖片
3年付134.9億 考慮成本市民承擔力年底檢討水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鮑旻珊)東江水供水協議將於今年年底屆滿,政府與廣東省當局大致完成商討,未來3年東江水供水協議將持續「統包總額」方式,每年需支付的水價分別調整為42億元至約47億元,按年升幅約6%,3年共支付約134.9億元。新協議較上一份3年協議需支付金額大增20%,但對是否會加水費,當局目前仍未有定案,需考慮運作成本和巿民承擔能力再作決定,預料年底完成檢討。
發展局與廣東省當局經過多番磋商達成協議,決定由2015年至2017年,繼續以「統包總額」方式,即每年支付一筆固定水價。廣東省當局保證,每年供水上限維持8.2億立方米,首年需支付水價42.2億元升至2017年47.7億元,按年升幅約6%,3年共支付約134.9億元。新協議較上一份3年協議的112.2億元,需支付金額大增20%。
計算運作成本 加幅合理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根據過去3年粵港兩地平均消費物價指數和人民幣匯價合共升幅超過7%, 再加上運作成本,故認為水價按年增幅約6%合理。
發言人又指,水務署於今年年初展開市民對水費收費的檢討,對於是否加水費,需要考慮多項因素,東江水成本上升只是其中一項因素,亦要考慮運作成本和巿民承擔能力,再決定會否調整價格,目前仍未有定案,預料年底會完成檢討。
擬申追加4,790萬付額外費用
政府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已預留撥款39.5億元以購買東江水。但由於在新協議下,2015年需支付水價較2014年為高,故發展局計劃在下月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追加4,790萬元撥款,以支付2014年至2015年度購買東江水的額外費用。
降雨量波動大 難「按量收費」
發展局發言人指出,曾向廣東省當局提出改以「按量收費」購買東江水,但由於本地降雨量波動大,例如2011年至2013年,一年降雨量最多錄得2,847毫米,最少僅錄得1,477毫米,一旦出現旱情,鄰近城市亦可能對用水有一定需求,香港沒有向內地預留用水量,屆時或未能確保本港供水量穩定,故認為採取「統包總額」方式較合適。
發言人又強調,在這方式下,輸港東江水量按照香港實際需要及降雨量多寡而調節較靈活,不但可避免輸入過多東江水,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且可減少輸水費用。
更新水管減流失 料明年完成
另外,自2000年開始,水務署展開為期15年的全港性更換及修復水管計劃,分階段更新3,000公里的水管 ,令流失率由當時25%減至現時17%,預計明年可完成該計劃,目標為流失率降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