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禤永強與酒店管理層合影,中間為喜達屋亞太區總裁。 受訪者供圖
1987年,禤永強第一次來內地,「當時集團派我去北京任職,很多人勸我不要接這個差事,安分呆在香港喜來登就好。」當時只二十出頭的他,因為對工作的執着隻身北上,「一到北京我就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香港的天氣比較悶熱,汗都粘着你的衣服,而北京的空氣很乾燥,是我很喜歡的那種環境。」
「我是那種適應能力比較強的人,很多香港朋友或同事來北京都不適應,身上癢啊,脫髮啊,這些我都沒有,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很納悶,難道是我和內地特別合拍?」
請吃飯「速成」普通話
禤永強的普通話講得很流利,他說這是自己吃飯「吃」來的,「剛來內地時根本不會講普通話,完全依賴英文溝通,當時內地的很多同事都不會講英文,我就和他們打賭,每個星期大家相互『考試』,我講普通話,他們講英文,誰講的不好就請大家吃飯。」就這樣,禤永強迅速通過了「語言關」。
見證內地飛速發展
在禤永強看來,自己見證了內地這幾十年來的飛速發展,「內地發展得真是越來越好了,以鄭州為例,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沒有像樣的道路,沒有高樓大廈,名牌車也很少見。現在呢,就以我們酒店行業來講,喜來登、希爾頓、萬豪、洲際、索菲特等等都扎堆在鄭州建點,這足以說明鄭州的經濟、文化發展及消費已經進入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了。」
「當然,內地還有一些習慣或是舊俗是我不太喜歡的,但是沒辦法,中國五千年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總需要些時間去慢慢改,不能急於求成。」
對於禤永強來說,內地已經成為他的第二故鄉。「我現在基本是整年呆在這裡,偶爾會回港探親、購物。已經很習慣內地的生活了,反倒是回港工作我可能會完全不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