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智能水雷抗掃能力強。圖為早前演練中使用的智能水雷。網上圖片
智能化水雷已成為世界反水雷作戰的重點---抗掃概率0.9,這個「十掃九不動」的設計標準,是反水雷戰的世界級「瓶頸」。但是,據《解放軍報》和《中國國防報》早前報道,中國海軍的新型掃雷艦已經攻克了智能水雷難關,在全面掌握水雷性能基礎上實現了戰法創新,可以利用智能水雷弱點進行「催眠」,做到一劍封喉。新型掃雷艦用新法掃了13次,次次成功。
近年來,隨着技術的進步,水雷由傳統的錨雷發展到智能型水雷。資料顯示,現代水雷的種類繁多,不僅可利用艦艇航行時引起的物理場引爆,有些水雷還具有抗掃能力,設有定時、定次裝置,能有選擇性地攻擊目標。
有報道指,新型智能型水雷可以根據作戰任務需要,依據水雷內記載的敵各類水面艦艇、潛艇、低空飛行直升機的聲、電、磁信號,自動選擇攻擊對象,自主激活戰鬥引信並對打擊對象發起毀滅性攻擊。
據介紹,集聲、磁、電腦芯片、可控器件於一體的新型智能化水雷具有很強的抗掃能力,抗掃概率大於0.9,也就是說,掃10次最多引爆1次!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會讓這些水下殺手蒙混過關,都會導致船毀人亡的局面。
掌握水雷死穴 百分百成功
掃雷艦發出的物理場雖然具有一定的傳播範圍,但智能水雷可以識別並過濾掃雷信號。這樣,智能水雷就可以避開掃雷艦的搜索,給掃雷爆破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
實掃智能水雷,是掃雷具物理場和水雷引信的對抗。為攻克難關,中國軍隊的專家鑽進《電磁學》、《聲學》、《自控原理》等理論書籍中...... 通過無數次研究和較量,一步步找到了「對手」的軟肋和死穴,不斷改進掃雷具、掃雷物理場,做到一指點穴、一劍封喉,排除智能水雷。
據報道,在同智能化程度很高的尖端水雷某新型自航式戰雷進行對抗演練中,解放軍列裝新型掃雷艦裝備先進,雖然新型水雷既有多種抗掃裝置,又有很強的邏輯判斷能力,之前有專家預言進行13次對抗演練,掃雷最多成功一次,但最後演練的結果卻是,解放軍的新型掃雷艦用新法掃了13次,次次成功,打破了專家對該型水雷的歷史性「定論」,被世界海軍同行稱為「不可思議的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