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業內認為,新樓盤的增加促成一手住宅市場的表面「回暖」,但實際市場整體趨勢並不樂觀。
上海樓市經歷了「金九」未現的低潮,隨着信貸「開閘」、公積金門檻降低等一系列救市信號的釋出,10月份成交量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但整體未現大幅波動。業內分析認為,房貸新政起到短期的促進作用,但由於目前樓市仍然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且受制於銀行「惜貸」等因素的影響,預計未來市場還是會以「跑量」為主,短期內房價反彈的可能性極小。
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監控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10月份上海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共計96.57萬平方米,成交量已經基本接近今年3月份的水平,超出了9月的成交總量。
盤源不斷 形勢仍嚴峻
業內預計,按照目前的成交速度來看,到月底10月的成交量有望突破100萬平方米,10月很可能成為今年成交量最高的月份。儘管如此,今年「金九銀十」上海房地產市場也已很難再現去年的輝煌。數據顯示,去年9、10兩月上海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加59.9%,二手房成交量增加77.8%。
雖然經歷了小幅回暖,但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上海樓市形勢依然嚴峻,今年四季度的捨價放量,將成為房企的當務之急。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就目前市場形勢來看,「惜貸」常態化的現狀並沒有因為央行新政而有明顯的改變,品牌開發商力拚「銀十」與年底銷售業績的策略也不會改變,開發商會使出渾身解數在馬年最後2個多月最大限度扭轉上海樓市不給力的大勢。但同時,由於年底開發商加大推盤力度導致供應量持續增加,上海樓市仍然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