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各方仍存顯著分歧 包容差異任重道遠
正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釋放的信號表明,今年APEC中國年有望成為亞太自貿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 Pacific,FTAAP)元年,部長級會議就《APEC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達成共識,使自貿區建設正在從願景變成行動。不過路線圖未提及「可行性研究」這通常是用於談判開啟時的貿易術語,同時有消息稱中方早前提出2025年建成亞太自貿區的目標或不會在會議公報出現。專家分析,各方對亞太自貿區建設的長遠願景一致,但在主導力量、推進進程、規則制定、機構設置等方面存在分歧,包容差異將是任重道遠。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亞太自貿區概念始於2006年APEC越南河內會議,涉及該地區跨越太平洋、涵蓋世界前三大經濟體、佔全球GDP57%、貿易額46%、人口40%。美國起初非常熱心,隨後此議題近乎沉睡,在今年5月APEC青島高官會上由中國再次提起,在本次APEC會議周期間,「建設亞太自貿區是21個成員的一致願景」被各方一再重申。外界認為中國在今年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上發揮了領導作用。
整合多邊合作機制 節省交易成本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認為,在亞太範圍內形成極大地開放市場和自由貿易,建設一個覆蓋整個亞太地區的自貿區早已是各界共識,這將有利於進一步整合本地區各種雙多邊合作機制,盡可能減少各類自貿安排可能帶來的重疊化、碎片化。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截至2013年,亞洲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從2002年的36個增至109個,另有148個正在談判之中,兩者相加多達257個。這令企業面對日趨複雜的規則體系,交易成本上升。
可行性研究傳被撤 先行戰略研究
儘管長遠願景一致,但在本次APEC峰會上,各方對亞太自貿區的態度卻呈現出顯著的分歧。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早在11月2日援引談判代表消息稱,在美國的壓力下,中國已從擬於會議結束時發表的APEC公報草案中刪掉了兩個條款。公報中將提議對於亞太自貿協定進行「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表述改為「戰略研究」(strategic study),也不會提及建成該貿易區的目標日期。中國此前設定的目標日期在2025年。而在部長級會議後召開的記者會上,中方發佈的會議成果亦未提及亞太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APEC秘書處執行主任博拉德(Alan Bollard)表示,將就亞太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進行預計為期兩年的戰略研究,但目前並無計劃啟動談判。
美積極推進TPP 反對APEC插手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Michael Froman)則在APEC部長級會議結束指出,亞太自貿區的可行性研究並沒有獲得所有成員方的同意。弗羅曼還提到,早在四年前,即2010年,APEC領導人全體同意,「關於亞太自貿區的長期抱負應該在APEC以外實現」。而業界分析,弗羅曼所言正延續了美國對亞太自貿區的一貫態度,即亞太自貿區通過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擴充而實現。
中國WTO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向本報指出,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不會一帆風順,因為將會改變世界各地區域性、諸邊和雙邊自貿協定談判的格局與面貌,也會改變相應的利益格局。作為APEC中的最大經濟體美國,利益焦點是推進自己的TPP。另一方面,發展程度較低的成員經濟體更多地出於關稅削減等早期階段,實施下一代貿易與投資規則尚有難度。如何承認包容性、差異性,又力求整合普遍適用的亞太自貿區規則,將是一個艱難的重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