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恒大足球隊為恒大集團在國際間打響了名堂。 資料圖片
樓市難樂觀 內房撈過界
限購、限貸、降價潮等近年一直困擾着內地房企,今年以來內地經濟放緩,更令內房企雪上加霜。面對資金壓力,陸續有公司「撈過界」及「撈過海」,除了拓展地產相關產業等熟悉業務外,個別甚至涉足金融、文化、零售、食品、能源、養老、娛樂乃至體育產業;實力與膽識兼具的,更跨越半個地球走出去「插旗」。在可見的未來翻開報紙,可能每個版面均能看得見內房企的身影。■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內房「撈過界」的表表者,不可不提近年動作頻仍的恒大集團(3333),旗下除地產業務以外,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其足球隊。恒大2009年以1億元人民幣買斷廣州足球俱樂部全部股權,這支冠上內房之名的球隊,一度連續3年奪得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冠軍,2013年更勇奪亞洲冠軍聯賽冠軍,令品牌隨球隊威名登上世界各地傳媒篇幅,並獲阿里巴巴以12億元人民幣購入50%權益。
購足球隊增知名度
除了足球,恒大又於2011年和2013年分別成立影視公司恒大電影和「恒大冰泉」礦泉水品牌。看準今年內地當局推出限制進口奶粉新規,集團亦於今年9月收購獲批註冊之一的新西蘭咔哇熊乳業,從而推出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及至10月,恒大與一間美國公司合作,擬斥資約12億港元認購本港上市公司以發展太陽能業務。
進軍文化旅遊產業
曾被《福布斯》評為中國首富的王健林,名下萬達集團近年亦不再局限於地產老本行,自2009年開始銳意轉型,大舉進軍文化旅遊產業,近年累積投資800多個項目,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堪稱內地文化旅遊產業大亨。
至於其他內房的橫向發展,主要圍繞地產周邊產業,當中越秀集團自成立以來便走多元發展路線。
引入網絡金融促銷
自上世紀80年代成立以來,集團業務涵蓋地產、金融、交通基建、造紙、建材等。今年初越秀企業成功收購創興銀行,及至9月旗下越秀地產(0123)則與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好房合作,引入網絡金融促銷去庫存。
龍頭房企萬科(2202)同樣亦對網絡金融蠢蠢欲動,今年9月在蘇州推出「房產眾籌項目」,稱只要投資1,000元人民幣,就可獲得不低於40%的年度收益率,似乎藉此為網絡金融「試水」,並藉此切入分析市場購買力。
「養老地產」助去庫存
除了橫向擴展外,為地產項目增添附加值亦是近年趨勢,隨着內地人口老化加劇,加上養老院數量不足,有企業看準商機,「養老地產」概念應運而生。按照內地業界公認的定義,養老地產指的是興建養老公寓和養老院項目,其核心在於必須提供「適老化」設計,在護理、醫療、康復、餐飲服務等多個方面均有配套。
市場資料顯示,目前已有至少30多家內房企正在拓展養老地產,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例如上海綠地集團在江蘇昆山開發了「孝賢坊」,保利地產亦在相距不遠的上海發展「保利.西塘越」養老地產項目,近期開始預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