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敬
人行上周五收市後終出招減息,而歐央行也實行買債「放水」刺激經濟,利好效應在歐美股市表露無遺,歐美股市大升,美股與標普均升0.5%而再創新高,道指升91點攀上17,810,標普衝上2,063。今天亞太區股市重開普遍追升可期,內地A股料重越2,500而進一步上升,勢將帶動港股追落後,有力收復50天線23,619而向24,000關推進,內險、基建、內房、電力及煤炭等資源股直接受惠減息效應,耐用品等消費類股份料亦將成受捧對象。
人行自2012年7月6日後,貸款利率一直維持6厘,成為主要經濟體最高利率,美、歐、瑞士及日本,利率早已降至零息至0.5厘,加國利率為1厘,而澳紐亦降至2.75至3.25厘。因此,當人行近兩月大力推出定向寬鬆及減息而未扭轉經濟下行壓力後,這次減息可謂意義重大,向市場發出的信息,減息的窗口已打開,可因應需要再度減息。
內地減息窗口打開 刺激內需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次人行為不對稱減息,一年期貸款息減0.4厘;存款則減0.25厘,並擴大存款息率浮動上限。一方面紓緩融資貴的問題,另一方面鼓勵銀行存款流出,有利刺激消費及投資活動。過去兩個月人行的定向降準、定向減息只傾斜向中小微企及三農等行業,今回全面減息,對整體經濟直接受惠,更重要是向市場發出人行加大力度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的趨勢,並消除市場泛起對通縮的憂慮。最近李克強總理再次表示對今年中國GDP增長7.5%左右的信心,在上周匯豐公布11月中國製造業PMI初值下降0.4個百分點,跌至50點的擴張與收縮的分界線水平之後,人行出招減息,應驗了筆者上周提及的「政策市抬頭」的預期,相信減息既是重藥挽經濟外,相關刺激內需的舉措在年底前仍會陸續有來。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減息有利經濟回升,市場需求增長動力增強,對歐美、澳紐等國對華出口均屬短中線利好消息。講開又講,習近平主席到訪斐濟,與八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晤,宣布給予最不發達國家97%的輸華商品免關稅,未來五年會向這些國家,提供2,000個獎學金和5,000個培訓名額,中國亦會繼續派遣醫療隊協助各國,並與島國深化經貿、農漁業、海洋、基建等領域合作。在本月內,中國已與韓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並啟動亞太自貿協議進程,這一回向97%最不發達國家輸華產品免關稅,有利這些島國吸引投資向華出口,商機甚大。
港股本周四為期指結算,人行突然減息,加速了上周跌市見底回升的動力,好友大戶上周在跌近250天線23,200水平而重整旗鼓抽升,有利期指結升前夕的挾淡倉升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