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首爾著名的文化街仁寺洞。 網上圖片
朵 拉
在會議上,香港作家發言,結語時有感而發說:「一個沒文學,沒文化的城市是貧血的」,獲得出席者一致認同的如雷掌聲。
首次到首爾,人人稱頌美麗的城市,開會時間都在會議室內,外邊風景究竟迷人到什麼程度並不知曉。終於有一小段時間溜出去喝咖啡,在開會地點首爾孔子學院附近,細絲小雨裡步行於高低起伏的山坡路,覺得經濟後來才起飛的漢江之南,以江南舞蹈聞名全球的地區確實很漂亮。在前邊帶路的韓國教授說,這是首爾富人區。
走在富豪走的路上,有時候人在高處,有時候行過坡底,中央大街和轉角小巷兩旁,都是咖啡廳,烤肉店,人參雞湯餐廳,酒吧,還有西餐廳。不可能一家一家進去觀賞,單看外形就極具誘惑,裝飾佈置都不叫奢華,多有簡約之風,極為崇尚細節的營造。
文化之秀雅,多在細節裡。
幾乎每家餐飲店,牆上貼有留言字條,開始不以為意,逐漸發現,這是首爾的一個文化現象。許多文具店或便利店,韓國便利店不是國際通行的7-11,而是GS25,皆售賣留言貼紙,不一樣的款式,各種顏色,質料不一,大小不同,相同的一點是,獨特的個性化設計和可愛簡單的插畫,皆引人入勝,看着就生出欲罷不能的擁有慾望,很想購買,可買了也捨不得用。
韓國人習慣以貼紙對話吧,首爾人多,但沒有什麼聲音,沉默寡言的城市裡,有許多中文字。出了捷運,還在地下,跟着前頭的人們疾步走,突然遇見「不老門」,年齡都不小的作家們興致勃勃,即刻停下,每一個人都佇在「不老門」前留影,帶着不釵菑v繼續再老下去的憧憬。不是幻想,幻想是可能發生的事,憧憬卻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
依依不捨離開「不老門」,才注意到走道邊一張接一張,貼着昌德宮,韓國故宮博物館的照片,照片有皇宮的外觀和宮內的收藏品。從這兒走出地下鐵就是昌德宮。韓國老師說。
爬梯階時有人氣喘吁吁,帶團的韓國金教授轉頭過來告訴我們,現在正是首爾最美麗的季節。說完到了地鐵出口,一抬頭,便明白金教授說話並無誇張。
當然我們都見過銀杏樹,記得那年秋天在北京,曾為街道邊胡同裡的銀杏樹驚艷,佇在樹下仰望,靠在樹幹拍照,為的是把金色的銀杏樹帶回家,不停在樹下走來走去,破了平時走路的紀錄,好幾個小時都不捨得回酒店休息。
就是它們,把整個北京染得金澄澄的一片亮麗。沒想到首爾的秋天下午,陽光下的昌德宮,也灑滿一片黃金光影,之中雜着紅彤彤的楓葉,叫人拚命按手機拍照,加拿大的陳,看着興高采烈的女作家,輕描淡寫地說,加拿大秋天,紅楓銀杏,比這裡美得太多。驚艷的瑰麗對他竟稀鬆平常。可是,當兩個穿着韓國服飾的年輕女子經過水上樓閣慶會樓的燦爛奪目園林,白色上衣配着桃紅和粉紅帶白團花裙子,清脆的笑聲在婀娜多姿的步履裡飄過來,聽不懂韓國語言,風景卻因女子的秀美風采而增添璀璨。
造型各異的松樹是昌德宮的另一道風景。夕陽的斜光照射下來,黃昏薄冷的空氣中,彎曲虯蟠姿態崎嶇的松樹幹是燃燒的火紅之色,快到後門時,廣播報告說昌德宮馬上關館,請遊人離開。猶豫的步伐踟躕不前,工作人員過來催促,千姿百態的松樹尚未照好,惟有收藏在心裡帶着走了。
過了街道對面,再回轉頭,迎秋門褐紅色的城門正徐徐關閉。今天客串導遊的兩個年輕女生Q和YJ,領着我們再往地鐵走。到站出地鐵,一行人跟隨美少女背後,地鐵道兩面牆貼滿中國水墨畫,題材以中國人喜歡的梅蘭菊竹荷花松樹為主,書法有中國和韓國兩種文字,看得懂的有中國對聯「蓮出綠波君子德,蘭生幽谷王者香」「祥雲繞屋福露滴,瑞氣滿堂慶花開」等等,書畫水平比較一般,應該也不是正式書畫展,作品沒好好裱背和裝框,更大可能是正在學習的學生聯展。
出地鐵站還不到六點,天色逐漸暗淡,不曉得我們已經來到首爾著名的文化街仁寺洞,卻一眼就愛上這充滿藝術氣息的地方。各種原創藝術看似毫無計劃,隨便擺設街頭,一片片木材搭起來的花箱子,上面是青翠綠葉,下邊橫插着鮮艷小黃菊,在寒風裡笑意盎然,箱子旁邊以鮮艷彩色描繪各種可愛的卡通角色。再往前行,突然遇見一韓國古裝人物佇於街頭,白色長袍黑色鞋子,頭戴斗笠,身上掛着一灰一白兩個布包,腰間懸把寶劍,這都不稀奇,怪異的是身材,一人竟有兩人高,走過的人都得仰望這位木無表情的高人。
兩邊店舖以藝術為主,創意產品和畫廊最多,路中間懸一桃紅色布條橫跨左右,中韓兩種文字間雜,中文大字為「古美術饗宴」,其他小字皆為陌生韓文。道邊以石臼為花盆,栽的是水植物。不論到哪兒,一個地方,只要有水,即時生出靈秀氣韻。牆上大片白色的布,畫着不同造型的風箏,跟着燈光和晚風在輕輕飄晃。迎面而來的P教授先道歉今天事忙無法跟隨觀光,寒暄兩句帶我們轉進一小巷子,如果你之前未曾見過全是餐廳的胡同,這裡就是了。餐廳名字有「土地」,「三花頌」,「嫘祖」都好聽,只有「歸天」叫我驚訝,「這餐廳真的叫歸天嗎?韓國人知道歸天的意思嗎?」韓國老師說韓文寫的是「一個很好的地方」。
歸天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真有意思。小小的火花像巷子邊上幽微的小燈,在我心裡某個幽暗的地方,一閃一閃地一點一點亮起來。我沒有再追問。
韓國詩人千祥炳寫的詩:「我要回天上了/ 黎明的曙光照來的時候 /和即將消失的露水一起手牽着手/我要回天上了/ 和晚霞一起 /在山巒之上 /遊玩之後/ 一起向浮雲招手/我要回天上了 /當我在這個世界的遊玩結束的那一天/我回去之後會說,這裡的一切真的很美。」
詩人歸天以後,夫人就在這裡經營着「歸天餐廳」。
走進一個有石階的餐廳,抬頭又見「不老門」,照樣興致勃勃地再度留影才走過去。老和不老,與歸天沒有關係吧?
忙了一天的會議和觀光,這時舒坦地坐下來吃晚餐:牛肉、豬肉、炸魚、豆腐、類似日本餐點甜不辣的炸菜、菇炒辣椒、紅色的魷魚、蒸蛋、冬粉炒菜、海鮮蔬菜餅、海蜇、螃蟹湯等等豐富繁盛、當然少不了各種各類的泡菜。學者們重溫會議發言的課題,我沒有插嘴,一邊吃飯,一邊回味歸天的深長意味。
從前對於另外一個未知的世界,心存甚多莫名的害怕和恐懼,聽到「歸天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喜歡這歡悅色彩的解釋,詩人寫歸天詩,沒有長篇大論的大道理,就像在描寫回家的溫馨,叫人心情平靜祥和。
這個有文學有文化的城市固然很不一樣,但來過以後,感受以後,真是叫人難以忘懷的首爾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