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家長應讓學童有更多的玩耍時間。 受訪機構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一項有關初小學生與家長日常時間運用的調查發現,逾四成受訪學生平日用兩小時或以上做功課,近兩成學生平日無娛樂時間,僅0.3%人能做到每天10小時睡眠。專家表示,結果反映出不少初小學生只顧學業,卻玩得少、睡得少,建議家長與子女一起商討時間表,加入休息和遊戲時間,促進親子關係。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於今年4月,進行一項名為「初小學生與家長日常時間運用調查」,向全日制小二、三學生及家長發出問卷,共收回1,004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扣除平日必要的上學、吃飯、睡覺等時間,受訪學生大多花時間在學習上,超過四成的學生會花兩小時或以上做功課,接近一半人更要在放學後上補習班。
僅0.3%人能每天睡10小時
中心督導主任吳翠萍表示,5歲至12歲的兒童每天需10小時睡眠,但數據顯示僅0.3%學生達標,近兩成學生平日也沒有娛樂時間,加上學習壓力沉重,隨時會引發情緒問題,而隨着升班後面對更大壓力,情緒更易惡化。調查又發現,兩成半家長平日會花兩小時或以上督促子女學習,4成家長平日沒有私人時間及與配偶的二人世界,導致夫婦關係疏離。
小三學生家長方太坦言,以往曾盲目跟從社會風氣,要兒子不斷學習,忽略了對方的情緒,後來醒覺孩子的心靈健康才最重要,故現堅持每天讓孩子有半小時遊戲時間,睡前一定與他聊天、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