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通訊員 董玉金、宮振徑、蘇倩)「今晚7點請大家準時到村委會學習《治安管理處罰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12月5日下午,山東省墾利縣永安鎮西興村「兩委」幹部們挨家挨戶通知村民。目前,定期為村民們舉辦法律知識培訓,已成為永安鎮49個村的「規定動作」。
近年來,隨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急速轉型,諸如宅基地分配、老人贍養、林地管護、水電糾紛等矛盾在農村時有發生,而且許多農民法律意識簿弱,鄰里之間常為一些田邊土角的事爭得面紅耳赤。為此,永安鎮整合黨員遠教網站、農家書屋、新型農民學校等資源,按照「有牌子、有教室、有設施、有制度、有計劃、有教師」的「六有」標準,在全鎮49個村成立農民法制夜校,通過舉辦講座、播放電教光碟等形式,向村民傳播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和科技知識,不斷增強農民法制觀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在培訓中,各村堅持集中學習與農民自學相結合、教育培訓與文體活動相結合,以法制夜校為陣地,開展「法律進村入戶」活動。定期聘請派出所、司法所、綜治辦的工作人員進村,向村民講解《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農村常用法律法規,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普法教育。
跟隨村幹部李春華,筆者走進了西興村法制夜校,會場內座無虛席。台上,鎮司法所工作人員正詳細地為群眾講解《農村土地承包法》的相關知識。台下,有的人認真記錄。「自從村裡成立了法制夜校,我每期都參加,不僅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還增進了大家的了解。」西興村黨支部書記張立忠說。
「以前,人們都說,土地分給我就是我的了,今天聽了法制講座,終於明白,所有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以外,其餘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全部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聽完講座後,村民牛長峰的感慨很深。
今年以來,永安鎮依托村級法制夜校開展送法進村入戶活動100餘次,發放普法資料2萬餘份,展出法律宣傳展板80餘塊,製作法制宣傳壁報、黑板報、宣傳欄200多塊,開展法律諮詢50餘場次,接受群眾諮詢4000餘人次。 (山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