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輔助懸壺濟蒼生


放大圖片

■劉雲輝研發的「內窺鏡手術機械人」,協助醫生操控內窺鏡,讓醫生能夠騰空雙手進行鼻腔手術。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中大研全球首部「內窺鏡機械人」 精確度媲美醫生助紓醫界人手

人口老化席捲全球,加重各地的醫療負擔,但醫護人員卻供不應求,醫療手術機械人的出現,遂成為世界各地極之重視的研究領域。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劉雲輝因應醫學界需要,分別研發出全球首部「內窺鏡手術機械人」及「子宮定位手術機械人」,前者協助醫生操控內窺鏡,讓醫生能夠騰空雙手進行鼻腔手術;後者在主刀醫生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時,代替輔助醫生進行子宮定位,減少醫護人員的投入。兩個手術輔助機械人的精確度、穩定性及靈巧度均可媲美醫生,提升醫生施行手術的效率,未來更有望為醫學界紓緩人手不足的問題。■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伊莎

醫療手術機械人可應用於微創手術、遠程診症等,但實際上不同手術對於機械人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專研機械人近20年的劉雲輝早年接獲外科醫生反映,進行鼻腔手術時,要一手操作內窺鏡,一手拿着手術工具施行手術,拖慢手術過程。有見及此,他花近兩年時間研究,度身訂造出一款能夠操作內窺鏡的醫療手術輔助機械人。

外形冰冷 內裡靈活

外形冰冷的機械手,其實裝置了內窺鏡,可靈巧地全方位活動。劉雲輝介紹指,裝上內窺鏡的機械手可以伸縮、轉動、縱向及橫向移動,醫生能夠通過腳掣、聲控或手動操控。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生曾試用機械人於屍體上進行兩天實驗,反應良好,「在機械人的輔助下,現在醫生可以騰空雙手做手術,提高手術效率。」他又指,長時間進行手術的醫生要手持內窺鏡,不免會顫抖,相比之下機械人的穩定性更佔優,且醫生可按需要調控機械人的活動,令手術更為得心應手。

另一個用於輔助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的婦科機械人,是一隻垂直站於地上的機械腳,連接着一支協助定位子宮的幼鐵杆。劉雲輝解釋指,進行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一般需要2個至3個醫生,其中一人負責將子宮定位,協助主刀醫生翻看子宮外部組織,而機械人便可代替此輔助角色。

攻軟組織 耗時5年

多名醫生合力進行手術,講求協調與溝通,「手術期間是分秒必爭的,有時主刀醫生與輔助醫生的協調和溝通不足,都會影響手術成效」,因此劉雲輝團隊為機械人設計了指令系統,醫生可於系統設定移動指令,譬如手術前預先設定5個移動位置,機械人便會自動按有關位置移動,讓醫生即時翻看子宮的有關組織。他稱,醫生亦可通過腳掣、聲控等,即時調控機械人的活動。

如何讓僵硬的機械人學會精確操控柔軟的組織,是研究的一大挑戰。劉雲輝坦言,單是研究這範疇,便已花耗5年時間,因子宮肌肉細軟,有黏膜組織,亦會變形,難以製作模型測試。他與團隊致力研究機械人的力量操控(Force Control),成功讓機械人平衡力量傳遞,學懂穩定操控及協助定位子宮,「力度不能太大,否則會損壞其他組織」。

自切電源 安全保障

當醫生、病人及機械人同時出現於未必太寬敞的手術室內,「要如何保證醫生和病人的安全呢?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劉雲輝說。他坦言,金屬製成的機械人,一旦失控將會對病人和醫生造成致命傷害,團隊就此設計出嶄新的起動結構,當機械人的力度達到某定位時,系統將即時切斷電源,作出安全保障(Passive safety protection)。他肯定地說:「即使機械人撞到你,力度也很微小,確保不會有人受到傷害。」

劉雲輝指,兩個機械人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600萬元研究,預計每部成本為50萬元內,令中小型醫院均能負擔,期望明年能推至醫院進行臨床測試。他又透露,只要將兩個機械人再作修改,未來將可應用於其他手術如腹腔及腸胃等,有望進一步紓緩業界人手不足的問題。

相關新聞
機械人革命之「鐵」手回春 (2014-12-24) (圖)
輔助懸壺濟蒼生 (2014-12-24) (圖)
兩「機」對決:「達芬奇」欠現場感 「醫輔」機械人勝一籌 (2014-12-24) (圖)
任重道遠:港產醫用機械人 試用期後急「退休」 (2014-12-24)
重掌「活力」:「希望之手」借念力助中風者復元 (2014-12-24) (圖)
美俄政治暗戰 資本市場陪葬 油殤 (2014-12-23) (圖)
大孖沙陪華府「做戲」 (2014-12-23) (圖)
通街平貨 中國非實贏 (2014-12-23) (圖)
贈「中石油」英文名成佳話 (2014-12-23)
機械人革命之體貼入「微」 (2014-12-23) (圖)
「微米」送藥除百病 (2014-12-23) (圖)
豈止於小:「納米級」難尋蹤 非越小越好 (2014-12-23) (圖)
前世今生:「醫生」穿腸過 藥物體內留 (2014-12-23) (圖)
重大挑戰:恐免疫系統「誤襲」 跨學科解難題 (2014-12-23) (圖)
盧布貶值違約頻現 浙企待暖春 (2014-12-22) (圖)
專家:抄底當地建廠 (2014-12-22) (圖)
跨境電商:貶值啟商機 (2014-12-22) (圖)
代購商機 說易行難 (2014-12-22) (圖)
永康億元貨物滯俄港口 (2014-12-22)
首當其衝:吉利提價冀抗盧布貶值 (2014-12-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