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首批新居屋單位,房委會至今已派出近19萬份申請表。圖為大圍顯田街嘉田苑旁新居屋用地。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首批2,160個新居屋單位上周二起接受申請,房委會至今已派出近19萬份申請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表示,房委會截至昨午接獲5,000多份申請,超額申請一倍多,其中4,000多份是透過白表申請,反映市民對新居屋需求殷切。另外,對於交諮會早前向港府提交《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建議12項短、中、長期的額外措施,紓緩本港塞車情況。張炳良表示,局方正研究有關報告,現階段不作評論。
張炳良昨日表示,房委會至今已派出近19萬份申請表中,有三分之二是白表;而房委會截至昨午收回的5,000多份申請表,亦以白表居多,佔4,000多份。他說,兩個數字都反映市民對新居屋需求殷切。不過,他直言當局建屋起步較慢,短期內無大量單位供應,仍需尋找用地。
張炳良強調,長策會的10年的建屋目標中,公營房屋單位佔29萬個,強調數字是經科學量化和人口趨勢評估,形容是客觀可靠,而且政府亦會每年檢視公營房屋供應目標。他指,這29萬個新建公營房屋單位,以公屋為主,但並無固定比例,將來還可以有調校的空間和機會的。他又說,當局會繼探續討豐富自置居所的形式,希望多些人能夠按照他們的能力,購買到資助自置居所。
交諮會報告 正研究拒評論
另外,交諮會早前向政府提交《香港道路交通擠塞研究報告》,建議12項短、中、長期的額外措施,包括建議大幅增加違例泊車的定額罰款40%,及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等,以紓緩本港塞車情況。張炳良表示,局方正研究有關報告,現階段不作評論。他強調增加收費只是限制車輛增幅的其中一個方法,強調局方對報告持開放態度。
張炳良又表示,當局很快會開始做公共交通策略研究,他解釋現時有九成乘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政府對汽車增長作出限制之後,同時要提升公共交通的承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