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年有極少數「港獨」分子示威搞事。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齊正之)香港大學學生會屬下刊物《學苑》在去年的期刊中多次發表「香港民族 命運自主」、「香港民主獨立」等煽動「港獨」的專題文章。其實,《學苑》公然發表這些極端言論,並非是單純的學術探討或社會研究。本報翻查《學苑》在近兩年的期刊,發現《學苑》曾多次發表「香港革命」、「港人起義」等文章;而在去年4月號中,更發表「2046 香港盡頭」的專題,聲稱「兩制已死」,呼籲「本土自強」。有輿論指出,其所謂「本土」,其實就是「港獨論」的翻版,對這些嚴重違背「一國兩制」的言論,必須予以高度警惕和及時揭露。
早在2013年5月號出版的《學苑》,就以「佔領中環 香港革命」為專題,提出對「佔中」的看法,此時正值「佔中三丑」戴耀廷提出違法「佔中」概念後僅4個月。
《佔中》策略與「佔領」行動極似
在其中一篇《佔領中環2.0全民起義統一陣線博弈制勝智取中共》的文章,詳細論述了學生對「佔中」的目標和策略,這包括:「以佔領中環為契機團結所有香港人;紮營於中環要道,面對解放軍總部和添馬艦,以「廣場政治」挑戰極權;要封鎖主要幹道,包括夏慤道、金鐘道和龍和道」等等。這些主張,與1年半後違法「佔中」行動發生時,學生所使用的「佔領」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而在該專題文章發表後,當時就有輿論指出,無論「佔中」活動是否真的會發生,但有關文章的觀點已是將香港擺在國家主權的「對立面」,明顯有「港獨」主張的端倪,必須予以批評。
為了令到違法「抗爭」行動能自圓其說,《學苑》除了在2014年2月號公然發表「探討港獨」的「香港民族 命運自主」專題外,又在4月號再發表「2046 香港盡頭」的專題文章,大肆抹黑中國政府對香港實行「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方針政策,聲稱,當「50年不變」的承諾結束時,就是「香港的盡頭」。
時任《學苑》副總編輯的陳雅明在該期的「苑論」(類似社論)中發表約2,700字的長文,極力鼓吹「港獨」思想,宣稱「香港本土運動如日中天,本土論述漸趨完整,更重要的是,本土運動得到香港年輕人支持,香港未來的政治主流,必定是本土運動。」並指「香港正處於自由最淪喪的年代,香港人若不抗爭,補償一百多年來的怯懦,香港必定滅亡。」在文章的最後,他並自我心理膨脹地稱:「既然上一代沒有完成香港民主運動,沒有勇氣完成香港民主運動,那就由這一代的香港大學生來完成吧!香港大學生自己主導一場香港民主運動吧!」
屈「兩制已死」 煽「本土自保」
而在由新聞編輯周志輝撰寫的「兩制已死 本土自強」的5,000餘字長文中,作者裝模作樣地回顧歷史,指「從八八直選到現在,香港人爭取普選20多年」,並稱鑑於「港人實現『真普選』的機會依然渺茫」,因此要「改變策略,於『霧鎖香江』之際開拓前路。」
文章指香港「崛起的本土意識」對香港是「以此為家」,認為「不是一個借來的地方」,因此「我們無可否認錯過了在中英談判時決定自己命運的時機,但是不代表機會不再重臨,在現時政改等重要議題上,本土意識或能成為與中共博弈的策略工具。」文章最後呼籲港人用「本土意識自保」,指「擁護本土意識不一定帶來真普選,......但更重要的是,不再遭『民主回歸祖國』的『情花毒』左右港人思維。」
另外一篇由專題編輯甄健華所寫的「香港-中共經濟回魂的屍囊」長文中,更用「陰謀論」來解釋內地為何與香港加強經濟合作,指「當年建設『兩制』,意在馴化港人,搾取資源。......他朝(香港)若優勢消弭,......必吞亡之。」並稱,「其實回歸一刻,香港壽歲已然進入倒數,大限之期定於50年亦不過參數,......或香港失去價值,港亡之日將不遠矣。」
涉世不深滿口胡言 令人擔憂
在大肆發表種種謬論後,甄健華話鋒一轉,稱「香港人為經濟盲目了許多年,他們避談政治,親手放棄了自治權。也許打從中共決定以經濟戰略同化香港的一刻起,我們的香港就已經註定要死亡了。」許多社會人士紛紛指出:這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由於不了解中國歷史和香港現狀,導致其思想幼稚偏激,滿口胡言。如果聽之任之,將令人對香港的未來非常擔憂。
|